一旦视角转变,就会发现娱乐圈是真的让很多人寸步难行。
黎莺也意识到自己想的过于简单了,她总以为自己能靠实力证明自己可以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却忘了她得先有,才有资格站在更高的平台。
想通之后,黎莺觉得任务的方向也要稍作修改。
她必须要先站在聚光灯下,才有扭转口碑的机会。
...
黎莺没有回到江城,她留在了b市。
因为第二天,苏童就又打了一个电话给她,说这里有个女配的角色问她接不接。
投资商有钱、制作班底不错、男主演还是风头正盛的流量小生陈星翰。
陈星翰这个名字黎莺知道,就是她的角色被换掉的那部戏的男主演。
按道理来说这么好的条件应该轮不到她才对。
苏童说:“我就实话跟你说,这部戏吧,就是投资商花钱捧他小女友的,女生才二十岁出头吧还在读大学。”
“这帮人有钱,任性。别的不说,剧组舍得花钱那是肯定的。”
“你看这不都请到了陈星翰当男主角。”
“就是女配这个角色比较复杂,一般人还演不来,还要会弹钢琴的。”
苏童说:“我记得你不是会弹钢琴吗?”
“资料什么的我一会发给你,你看下接不接,接我就把你的资料发给他们的制片人。”
黎莺看了一下剧本。
女配是国内享誉盛名的钢琴家,年纪轻轻就拿下多个国际奖项。
女主角从小热爱钢琴,并且很崇拜女配,把女配当做自己的偶像。
一次偶然的机会,女主成了女配的学生。
在老师的帮助下,女主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奖项。
但与此同时,她也发现了老师有个惊天大秘密。
比赛时,她的劲敌演奏时有不自觉收缩抽搐的动作,尽管这个动作很细微,但还是被女主注意到。
因为这一细微的动作,导致他发挥失常,让女主拿到了第一名。
而这一幕,在很多年前,老师参加比赛的时候也有一模一样的情况发生。
女主知道是因为她观看了很多老师从前参加各类比赛的录像。
几乎每一场夺冠热门的选手,都会在赛场上失误,弹奏的动作有细微的凝滞,敲击琴键的手指在颤抖。
因为长期重复练习乐器,导致很多音乐家的手都有局部肌张力障碍。
其中大名鼎鼎的音乐家罗伯特舒曼就因手伤弹不了琴,也就俗称舒曼病。
所以这种细微的变故并不会让别人产生怀疑。
也就是说,她的老师,是靠着对手的失误夺冠的。她也一样。
又或者说,并非失误。
是老师在赛前往他们喝的水里下了神经安定剂和抗组胺药,这些药物能让神经和肌肉产生协调障碍,如果剂量大,还会让人浑身抽搐乱哆嗦。
女配很聪明,在下药的时候控制了剂量,只要有一点点不受控制的行为,就会导致演奏失误。
女主在得知这件事后无比震惊,震惊之后陷入了天人交战。
她是应该去揭发自己的老师,还是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继续享受名誉给自己带来的鲜花和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