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扎凤凰风筝的男孩,今天扛着个纸糊的大公鸡,鸡冠子用红布做的,耷拉着。
“我爹说这叫金鸡报晓,”他举着纸公鸡喊,“比凤凰厉害!”
二柱子一看乐了:“你这公鸡咋没尾巴?跟秃子似的。”
男孩脸一红:“我娘还没来得及做,等会儿粘鸡毛。”
林凡教孩子们在风筝上画蚂蚱,用绿颜料涂身子,黑颜料点眼睛。
“腿要画得长点,看着能蹦。”他手里的风筝刚画好,绿蚂蚱张着腿,像要从纸上跳下来。
丫丫画着画着,把蚂蚱画成了圆滚滚的,腿短短的,像个小肉球。
“我这个是胖蚂蚱!”她举着喊,引得孩子们都围过来看,笑得直不起腰。
二柱子蹲在角落里,拿着颜料往笛子上画道道。
红一道绿一道,跟缠了圈花蛇。
小花走过去瞅了瞅:“你这笛子是要去唱戏?画得跟花脸似的。”
二柱子得意地晃了晃:“这叫时髦,城里乐队都这样。”
说着拿起笛子吹,“嘀嘀”两声,鸡毛跟着颤,逗得小花直笑。
中午吃饭,二柱子说要做“蚂蚱饭”,其实就是玉米碴子粥里放了点青菜,说青菜像蚂蚱腿。
他往粥里撒了把盐,结果撒多了,咸得直皱眉。
“我看像咸菜粥,”小花笑着说,“不过就着馒头吃正好。”
孩子们可不管这些,就着馒头呼噜呼噜喝,说比豆浆顶饿。
下午风不大不小,正适合放风筝。
孩子们扛着风筝往河滩跑,丫丫的风筝上画着胖蚂蚱,风一吹,蚂蚱像在天上蹦。
“我的蚂蚱飞上天啦!”她举着线轴跑,辫子上的红绸带跟着飘,活像只快活的小蝴蝶。
那个男孩的金鸡风筝,总算粘了尾巴,鸡毛歪歪扭扭的,倒像朵大菊花。
他举着风筝追丫丫,嘴里喊:“金鸡啄蚂蚱啦!”
俩风筝在天上你追我赶,引得孩子们拍着手喊加油。
二柱子举着他的花笛子,跟在后面瞎吹。
“嘀嘀嗒嗒”的,调子跑得没边,可孩子们听得欢,跟着节奏拍手。
有个小姑娘抢过笛子,学着他的样子吹,脸憋得通红,笛子“噗”地一声,鸡毛掉了半根。
太阳快落山时,天上的风筝像挂了串小灯笼,画着蚂蚱的、粘着鸡毛的,热闹得很。
家长们来接孩子,老远就听见笑声,笑着说:“准是林凡这院的娃,天天疯得没边。”
丫丫她娘看着女儿风筝上的胖蚂蚱,笑着说:“这孩子,在家连笔都拿不稳,画蚂蚱倒挺像样。”
男孩的爹举着掉了半根尾巴的金鸡风筝,拍了拍林凡的肩:“林师傅,你这地方是块宝地,娃们在这儿比在家欢实十倍。”
往回走时,孩子们的风筝线都松了,风筝在天上慢慢飘,像喝醉了酒。
二柱子的笛子上只剩半根鸡毛,他却攥得紧紧的:“明天我找三根鸡毛,粘个大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