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大方(1 / 2)

那个男孩的凤凰风筝,眼睛粘了最大的亮片,风一吹,真像活了似的。

他举着风筝追丫丫,俩风筝在天上闪着光,铃铛声混着孩子们的笑,热闹得很。

二柱子举着他的“花笛子”,跟在后面吹。

今天的调子总算顺了点,虽然还是跑调,可孩子们听得欢,跟着节奏跳。

有个小男孩抢过笛子,学着二柱子的样子吹,结果吹得脸通红,逗得大家直笑。

太阳快落山时,天上的风筝像挂了串小灯笼,亮片闪着光,铃铛响不停。

家长们来接孩子,老远就看见天上的光,笑着说:“准是咱村的娃在放风筝。”

丫丫她娘看着女儿风筝上的亮片,笑着说:“这孩子,在家连糖纸都舍不得扔,粘风筝倒挺大方。”

男孩的爹举着凤凰风筝,拍了拍林凡的肩:“林师傅,你这地方能让娃们的心思活泛起来,比念书还管用。”

往回走时,孩子们的风筝还在天上飘,亮片在夕阳下闪着金红色的光。

二柱子的笛子被吹得更豁了,他却攥得紧紧的:“明天我再做支带哨子的,一吹就响。”

小花笑着说:“别做了,再做你那嘴都该磨出茧子了。”

风里带着芝麻的香,混着亮片的光,还有孩子们的笑。

林凡看着天上渐渐暗下去的风筝,觉得这日子啊,就像这亮片,不咋起眼,可凑在一起,亮得人心头发暖。

回到院里,二柱子果然又找出些芦苇杆,说要做“哨子笛子”。

小花在收拾孩子们落下的亮片,有的掉了角,她就用胶水粘好。

林凡把风筝挂在屋檐下,夕阳照在亮片上,还在闪着光,像在说:明天再来玩啊。

夜里,林凡躺在床上,听见二柱子屋里还在“咚咚”敲芦苇杆,想给笛子钻个哨子孔。

偶尔传来一两声“嘀嘀”的试吹,接着是他兴奋的喊:“成了!响了!”

林凡也笑了,这小子,还真跟笛子耗上了。

第二天一早,河滩上又热闹起来。

二柱子的“哨子笛子”果然能吹出“嘀嘀”声,虽然还是跑调,可孩子们听得更欢了。

天上的风筝亮片闪,地上的笛子“嘀嘀”响,这日子,热闹得像过年。

天还没亮,二柱子就摸黑蹲在院里敲他那“哨子笛子”。

芦苇杆被他钻了个新孔,吹起来“嘀嘀”响,跟村里大客车的喇叭似的。

他正吹得起劲,“咚”一声,笛子掉地上,哨子孔磕瘪了。

“哎哟!”二柱子摸黑去捡,手指头被芦苇茬扎了下,疼得他龇牙咧嘴。

林凡被他吵起来,举着油灯出来:“你这是跟笛子打架还是跟自己过不去?”

二柱子举着瘪了的笛子哭丧脸:“凡哥,哨子孔瘪了,吹不响了。”

林凡拿过来看了看,用小刀把瘪的地方挑了挑:“好了,试试。”

二柱子一吹,“嘀——”的一声,比刚才还响,震得葡萄叶都落了两片。

小花来的时候,车筐里放着个竹篮,盖着块蓝布。

“凡哥,你闻闻啥香味。”她掀开布,是刚烙的糖油饼,金黄金黄的,“我娘说今早烙得酥,给孩子们当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