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带着更深露重的凉意,却也将窗外那棵“信任苗”的桂花香,更浓烈地送入室内。那香气仿佛有实体,缠绕着每一张桌椅,每一只擦亮的玻璃杯,最后萦绕在思雨和小雅的周围,像一个无声的拥抱。
小雅深深吸了一口气,那馥郁的甜香似乎能沁入肺腑,洗刷掉一夜忙碌的疲惫。她看着思雨姐沉静的侧脸,在暖黄灯光和清冷月光的交织下,显得格外柔和,又带着一种历经世事后的通透与坚韧。
“思雨姐,”小雅轻声开口,像是怕打破这静谧美好的氛围,“我有时候觉得,你这儿不像个清吧,倒像个……像个小小的避风港。又像一个秘密基地,好像不管外面有多大的风雨,只要推门进来,闻到这桂花混着咖啡的香味,心就能定下来。”
思雨闻言,转头对她笑了笑,眼角那几道细碎的纹路再次温柔地舒展开:“能让你有这种感觉,真好。这大概就是‘拾光’存在的意义吧,不只是卖咖啡酒水,更是想给奔波的人们一个能稍稍歇脚、整理心情的地方。”她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沐浴在月光下的桂花树,“就像这棵‘信任苗’,它只管生长,只管开花,香气能抚慰多少人,能飘进谁的心坎里,它从不去计较。我们做事,但求心安和真诚,其他的,就交给缘分和时光。”
小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年纪虽轻,但生长在老周这样豁达的父亲身边,又早早地在“拾光”帮忙,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心思比同龄人更为细腻和成熟。她帮着思雨将最后几只杯子归位,动作越发熟练。
一切收拾停当,已是凌晨。小雅打了个小小的哈欠,眼角挤出一点生理性的泪花。
“累了就快回去吧,明天……哦,是今天了,今天下午才开门,你可以多睡会儿。”思雨心疼地拍了拍小雅的肩膀。
“没事,思雨姐,我还好,这个点不算晚,我想等你一起锁门、一起回去。”小雅摇摇头,语气坚持。
思雨听闻之后,没有再多说什么,心里暖融融的。她加快了手里收拾的速度,最后检查了一遍水电,走到门口,手按在开关上,再次环顾这个充满了故事和香气的小空间。目光掠过吧台、卡座、窗边的“信任苗”,最后落在那个写着“预留位”的预约本上。
“走吧。”她轻声说,熄灭了大厅的最后一盏主灯,只留下门口一盏昏黄温暖的壁灯,像一只永远为晚归人亮着的眼睛。
突然思雨脑海里回想起曾经的一位故友河北唐山的安沫(也许不曾是好友,只是聊过天而已,思雨误以为是好友。)这是一个极其不容易的女孩子,积极向上、敏感、骨子里透着股狠劲儿,每次听闻她描述自己曾闯荡社会的状态,思雨既心疼,也多少想起了自己曾经北漂时候的难处,多少感觉有点找到了共鸣。也许是不同的认知互相碰撞,最后也是不太好看,她和老六的那件事情,最后虽归结为玩笑,但是里面的内容那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不管怎样,多少都会让思雨膈应的,也罢,时至今日都过去了,随她们去吧。
锁好门,清冷的夜空气扑面而来,将残留在身上的暖香与喧嚣彻底隔绝。街道空旷寂静,只有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思雨姐,我送你到巷口吧。”小雅自然地挽住思雨的胳膊。老周家就在隔壁巷子,而思雨住的稍远一些,贴心的小雅似乎担心思雨,于是约定好以后每次都要送思雨到巷子口亲眼看到思雨拐进去,自己才肯离去,面对小雅的这份惦记,思雨再次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柔软。
“好。”思雨没有拒绝这份好意。两人并肩走在寂静的青石板路上,脚步声清晰可闻。
月光如水,将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银边。小雅仰头看着天际那轮将满未满的月亮,忽然说:“我爸常说,月亮啊,最圆的时候也就那么一两天,大部分时候都是缺着的。可你看,就算是缺的时候,它也一样亮,一样好看,一点也不比满月差。”
思雨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心中微动。老周的话,总是这么朴素又充满智慧。是啊,圆满短暂,缺憾才是常态,但正因为有缺,才更显露出那部分光华的珍贵,才让人更加懂得珍惜现有的圆满。
“你爸爸是个明白人。”思雨轻声道。
“可他也有遗憾啊,”小雅声音低了一些,“他总说遗憾年轻时为了多赚点钱,没能多陪陪我奶奶。现在日子好了,想带她到处走走,她却走不动了。所以他现在特别看得开,老跟我说,小雅啊,想到什么就去做,别等,等人啊事啊,都不会在原地等你。”
这话像一枚小小的石子,投入思雨的心湖,漾开圈圈涟漪。她想起铁盒里那些泛黄的车票,想起小吴早已模糊的笑容和那句轻狂的承诺。等待,有时候等来的不是花开,而是花落。但当时的奔赴,那份热烈和真诚,本身难道不是一种美好吗?即使结局是遗憾,过程也曾在生命里划过璀璨的痕迹。
将思雨送到巷子口,小雅停顿了好久,直到看见思雨拐进了巷子才挥手告别,蹦跳着消失在巷子的拐角,年轻的身影充满了活力。
思雨独自上楼,开门,进入自己安静的小天地。房间布置得简单而温馨,窗台上也放着一小盆金桂,此刻正暗吐幽香。她没有立即开大灯,就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走到书桌前。
那个印着桂花纹样的锡铁盒静静躺在桌面上。她打开它,没有去看那些车票,而是从最底下,抽出一张微微卷边的照片。
照片上,是两个依偎在一起的年轻身影,背景是开得如火如荼的桂花林,笑得没心没肺,眼睛里盛满了阳光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那是她和大学时代最好的朋友林薇,一个像火焰一样热烈、有才华、梦想着成为顶尖插画师的女孩。
她们曾约定,毕业后要一起开一间工作室,就叫“薇雨工作室”,她负责经营,林薇专心创作。她们甚至选好了logo,就是一朵抽象的、双色的桂花。
可是后来,林薇家里突发变故,急需用钱,她不得不放弃梦想,接受了一份离家近、收入稳定却枯燥无比的设计院工作,早早嫁了人,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而思雨,在经历了几番浮沉后,最终开了这间“拾光”。
她们的联系,从频繁到稀少,到最后只剩下节假日公式化的问候。不是没有感情了,而是生活的轨迹岔开太远,彼此的世界再也难以重合。那份携手创业的梦想,成了青春纪念册里一枚干枯的桂花书签,美丽,却易碎。
这是思雨心底另一个从不轻易示人的遗憾。为林薇被迫放弃的才华,为她们未能实现的梦想,也为那段在现实面前逐渐淡去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