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皇帝问政,变脸本领
万金阁前面的湖水,都随著小皇帝愤怒的话语荡起波澜。
周明挑了挑钓竿,发现没有鱼上钩之后,就索性将饵拉起来,重新上。
小皇帝句里行间埋怨著边关的十大将军,对于他们和朱无视暗中勾勾搭搭的行为十分生气。
但实际上,在过去的数十年间,朝堂上和朱无视有关系的人少得了吗?
要知道,朱无视不仅是当朝皇叔,护龙山庄之主,朝堂的三大支柱之一,而且长久以来,一个一直树立的都是一个中正爱国的形象。
在这种情况之下,与他有所往来,甚至关系密切,乃至就是朱无视手下党羽的官员,又岂不在少数?
小皇帝一样只是清理了其中最核心的几位,其他的全部放过了。
而那边关的十位将军,说是和朱无视勾勾搭搭,但实际上和朱无视的关系,甚至都不如朝堂上许多朝臣的十分之一。
但小皇帝却依旧十分在意他们和朱无视的关系。
这不仅仅是因为干位将军手握兵权。
最重要的是,他们现在还处于边关!
刚刚重获权力的小皇帝,目前手中的权力范围,只能蔓延到整个京城。
虽说也能折射到其他地区,但到了边关,他的命令还有几分威力,小皇帝是完全不确定的。
所以,他生气的,其实是自己对于权力的不可掌控。
尤其是对兵权的不可掌控。
在这种情况之下,十位将军和朱无视的暗中勾结,就显得更加显眼了。
这一番心思,如果是在之前,周明或许会直接说出来。
因为那个时候,小皇帝手上的权力还不大,他还需要倚仗裴矩,甚至倚仗周明。
但现在,他已经坐稳了皇位。
是以,周明绝对不能将自己已经完全看破小皇帝心理的这一点表现出来。
哪怕是给皇帝出主意,也得弯绕著来。
想了想,周明说道:「陛下可曾听闻,金国君主不久之前,在朝堂上和众臣商议南下劫掠宋国的事情?
小皇帝点点头:「自然听说过。」
随之又笑了笑,道:「这金国也是有趣,朝堂上商量的军机大事,转眼之间就闹得各国皆知。也不知那金皇,到底是怎么控制情报的。
他嘲笑的并不是金国情报泄露的事情。
事实上,朝堂本身就是一个大筛子。
众多的官员,每一个都有属于自己的立场,必须要坚持属于自己的利益。
想让他们保密,简直比登天还难。
他嘲笑的是金皇办事不妥当。
像这种军机大事,就根本不应该拿到朝堂上面来商量。
大事开小会,小事儿开大会。
这种事情,就应该喊上几个重臣,在一个私密的小房间自己商量也就罢了。
商量好了之后,再通知朝臣。
搞到现在,消息传遍诸国。
宋国的情报系统就算再烂,这种消息肯定也能打探得到。
况且,小皇帝虽然一直看不上宋国的君主,但双方毕竟同属于中原阵营,在北方异族面前是盟友。
所以,明国一旦得到这个消息,无论如何也会通知一下宋国的。
周明笑著说道:「或许是金国的君主很有自信。他相信哪怕这个消息告知了宋国,宋国的军队也挡不住金国的铁骑。」
小皇帝哈哈一笑:「倒也是!」
周明道:「陛下应该也清楚,元国一直对我们明国虎视眈眈。去年,张真人大发神威,击败元国的庞斑,蒙赤行这两大高手,逼迫元皇赔礼道歉之时,元皇就曾传书北地各国,想要连同他们一同南下,只是被各国拒绝了。
而如今,有了去年大雪,牲畜冻死无数这件事,各国本身就想要南下劫掠。
此时,元皇绝不可能坐视不管,其必然会参与其中!」
皇帝拍手道:「好好好,长平这一番话,当真是真知灼见。你不入朝堂,实在是可惜了。」
周明心中无语。
嘴上这么说,心里面还不知道多戒备呢。
皇帝现在之所以能够和裴矩和平共处,就是因为裴矩年老,而周明根本没有进入朝堂的意思。
否则,周明的身份,天然便能够继承裴矩庞大的政治遗产,成为皇帝在朝堂上的巨大威胁。
两人能够坐在这里好好交谈,核心原因就在于周明不入朝堂。
他若是入了,两人之间的关系瞬间便会成为敌人。
「哪里,朝堂上尔虞我诈,实非我愿,真不如在这万金阁钓钓鱼,闲散日子「」
「哈哈,你啊,就不怕这一身才华,就此浪费了?」
「我这点微末之才,算得了什么?想来元国会协同,甚至联合其他北地各国一同南下进兵这一点,陛下也早有预料吧。」
「不错,我也早有猜测。」
皇帝道:「正因如此,那十位将军的问题,也必须要处理啊。」
眼下正要开战,对边关的将军下手,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
但若是不处理,在这种关键时候,这些本来就心怀异心的将军,会做出什么事情,也是谁都无法预料到的。
「敢问陛下,此事除了您与我,还有谁知道?」
「目前来说,的确只有你我才知道。」
周明道:「既如此,陛下应该选举一人,以巡边的名义巡查边关,一旦开战,则立刻转变为主师,统领边军应敌。
再密授此人,让他将这十位将军分别调往最危险,又或者最不紧要的地方驻守。」
「最危险?最不紧要?这岂不是冲突?」
「陛下若想处理他们,就让他们前往最危险之地,冲阵杀敌。但此举也有风险,若是让他们当真立下大功,只怕更不好处理。
若只想延后处理,就分配到最不紧要的地方,等战争结束之后再说。
不过,最关键的是,这十个人绝对不能聚在一起,起码要分布在三四个不同的地方才行。」
皇帝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缘由,自然是要让十人分散,不能聚而生事。
如此,即便有某一人意识到情况不对,也闹不出什么风波。
「想不到爱卿对于这边关之事,也如此熟络。」
周明摇头:「陛下这一次可是说错了,我这处理的办法,并非边关军事,而是人心。不管朝堂还是地方,出现类似的情况其实都可以以同样的办法处理。只是边关相较来说,更加敏感一些而已。」
皇帝点头。
其实他也想到了相应的处理办法,只不过没有周明这般详尽而已。
同时除掉曹正淳和朱无视,虽然让他大权在握,但也有后遗症。
那就是对于这种事情,身边没一个商量的人。
不管是刘喜,还是雨化田,要说在朝堂上构陷忠臣,玩弄权术,讨好皇帝,正是他们所长。
但军机大事,这些人只怕没有那个处理的能力。
尤其是这些人还擅长揣测上意,提出来的办法都是根据上方的想法来的,根本不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