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契丹大长公主
砧子山顶。
耶律庶成还在石壁那里发呆,思考著「龙骨」的问题。
狄青等人遮挡住他的视线。
宋煊则是掏出单筒望远镜向四周仔细观望著。
使团的队伍已经出现在眼前,更远处则中京城。
宋煊发现中京城虽然有外围墙壁,以及皇宫外,街道两侧好像并没有几间房子。
他轻轻的咦了一声,脸色微微有些诧异。
怎么说这里也是契丹人的政治中心,如何连点房子的轮廓都没有?
难不成是防了一手,一旦出现战事,他们直接弃城而走,根本就不带防守的。
不过那佛塔倒是十分的瞩目,已经成为地标建筑。
宋煊再细细观摩,城池位于老哈河的上游,城池外遍地都是毡帐,星罗棋布,没什么规划。
至于百姓,他瞧见有人在耕田,同样也有人放牧,胡汉杂居。
「十二哥儿,那个契丹人上来了。」
得到提醒,宋煊收好手中的单筒望远镜,递给一旁的王保,由他保管。
「宋十二,站在此处可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耶律庶成脸上带著笑意,可以说此地是一览众山小了。
「哈哈哈。」
宋煊笑了笑没言语,狄青等人让开遮挡的位置,又四散观看。
「刘六,此地当真是城郭与毡帐并存,汉仪与胡风共舞啊!」
「不错。」
耶律庶成站在宋煊身边指著中京城道:「中京城高三丈,周三十里,设八门,现在人口怕是直逼三十万了。」
宋煊眉头一挑,他先前还有些小觑契丹,不曾想此地也这么多人口了。
看样子他们有了燕云十六州的反哺,真的有这种硬留此地的实力了,而不是要四处流浪,追逐著草场过日子。
「我大辽不再只是一个草原帝国,而是一个能够同时统治长城南北,拥有农耕和游牧两种生存空间的北朝。」
「宋十二,你可能不知道我大辽如今陛下的雄心壮志,此城在整个天下可谓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宋煊抿嘴笑了笑。
稍微掩饰一下自己对于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怒火。
「此城乃是汉人的骨架,无论是城墙、里坊、宫阙、街道,全都是中原长安都城的复刻,一条宽百步的中央大道贯穿全城。」
「皇宫位于东北一角,而它的南方两侧分布著中央官署和贵族府邸,至于专门接待你们宋人的大同驿极其奢华。」
「其余的西夏使臣或者杂七杂八的势力都居住在来宾馆。」
「内在确是我大契丹的魂魄,你可以看到穿著汉家衣冠的官员,也能看见身著左衽的契丹贵族吗。」
耶律庶成极为自豪的介绍著。
此城在自古以来的异族统治当中,都未曾出现这般繁华过。
宋煊可以感受出来耶律庶成语气里的自豪之色。
这里应该是契丹汉化最深的地方。
儒家、佛教、契丹本土文化在此地深度融合了。
「刘六,我方才看过去,为什么城内除了皇宫以及佛塔之外,那些坊市里并没有建造房子啊?」
耶律庶成则是解释道:「我等契丹人还是住不惯房子,所以就算修建了院墙,里面也都是空地,留著用来建造毡帐,不想在城里住了,就驱车到城外来野游一段时间。」
宋煊点头,这也是契丹贵族,可以不事生产才能动不动就去外面郊游一段时间。
「宋十二,你且瞧那个白塔,足有三十六丈高(80米左右)。」
「那确实挺高的。」
宋煊连连点头:「看来你们大辽佛教颇为兴盛啊!」
「不错。」
耶律庶成直接给宋煊介绍。
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就批准建立佛教寺宇,如今陛下特意拨款支持修建寺庙,刊刻佛经,带头崇佛。
如今的皇太子更是年纪轻轻就精通梵语,礼敬高僧。
不仅仅是中京,各地都修建了巨大的佛像以及佛塔。
宋煊点点头,诸如山西应县的木塔,以及天津蓟州区的独乐寺等等,皆是辽代的产物。
原来是皇帝亲自拨款,那必然是耗费巨大啊!
宋煊觉得如今的契丹若是加大力度在佛教的投入,那国库不说空虚,也能一直能跑耗子了。
回头让智畅等僧人加把劲,就在这里把契丹的僧人都给辩输了,最好也让他们去求取真经。
取回真经多修建几次,宋煊稍微思考著,自己要不要把全套西游记给走私到辽国来,多给他们参考参考。
「那寺院也拥有大量的田产、牧场和奴隶了?」
对于宋煊的询问,耶律庶成也没藏著掖著,这都是正常的事。
「在大宋不也是如此吗?」
「你说的对。」
宋煊哈哈笑了笑。
果然无论是在什么朝代,寺庙都是要快速发展出寺庙经济,成长为大地主阶级,更好的剥削信众以及周遭百姓。
只不过有的是光明正大的,有的是偷摸的不引起上面的注意。
不过宋煊可不觉得耶律阿保机那类的雄主,会无缘无故的推崇佛教,如此举动完全是为了他的有效统治。
毕竟无论是文化程度更高的汉人还是后来征服的渤海国人,佛教是他们早就熟悉的信仰。
契丹皇帝推崇佛教、是安抚、笼络汉人精英、百姓,巩固其统治的有效手段,从宗教信仰,上升到国家战略。
耶律庶成同样满脸笑容:「以前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宋朝的使者会带著僧人来大辽进行交流的。」
「如今宋十二你带著一批来大宋的僧人到我大辽交流,想必这场盛事,定然会引起全城百姓轰动的来观摩。」
「只怕到时候那白塔寺,没有那么多地方可以放置前来听讲经百姓的位置。」
宋煊觉得契丹人沉迷于这种信仰也不错:「一日不行就多来几日嘛。」
「当年唐玄奘前往天竺求法十七年,又参加了辩论大法会,无人能够说得过他,这才回来了。」
「嗯。」耶律庶成知道唐玄奘:「我在瓦子里可是听人讲了宋状元闲暇之余写的西游记,想必你对于佛法也颇有研究。」
「不懂。」
宋煊负手而立:「我完全是闲暇之余写的,一知半解吧。
通过方才那龙与猴,还有踩在脚下火山的事,耶律庶成可不觉得宋煊对于佛法是一知半解的。
如此磅礴的知识,想必他早就读破万卷书。
现在开始追求万里路了,看看书上记载的是否为真。
「宋十二,你不必过于谦虚。」耶律庶成同样负手而立,瞧著越来越近的使团:「就算是辩经,也不会让你来的。」
「当然了,这活就该由我带来的和尚们去做,要不然我不是白她娘的带他们来了。」
「哈哈哈。」
二人又笑了一会,耶律庶成看著宋煊:「宋十二,可否借一步说话?」
宋煊打量了他一下:「怎么,莫不是要说些什么秘密,我一旦不遵从,你就给我推下去?」
「不敢,不敢。」
耶律庶成连忙摆手,他不知道宋煊为何会如此想?
「只是有些疑问。」耶律庶成只能压低声音:「你是不是会一点医术?」
「是会点。」
宋煊坐在山顶的石头上:「不过我医术一般,你可别想让我给你爹医治,就他那病,大罗神仙来了,也难医治。」
耶律庶成也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东京城那里厮混的郎中们,若是没有一点手艺,如何能在那繁华的城中生存下来呢?
再加上宋煊给他的神医药方,也多是要忌口之类的注意事项,免得过早陨落。
「其实我爹好好的,那些病症是我大辽皇帝的病症。」
宋煊适时的露出惊异之色,他重新戴上帽子遮阳:「你与我说这些,做什么?」
耶律庶成上前一步,藏在袖子里的手攥的死死的:「宋十二,我耶律庶成何尝不想,像你一样能够深得大宋皇帝信任呢!」
「所以呢?」
「所以既然你知道我大辽皇帝的病症无法避免,能不能助我一臂之力。」
宋煊透过遮挡蚊虫的头帘审视了他一会,捡起一块火山石,在手里扔著玩:「刘六,你我虽然有些交情,可也没到那种帮你哄骗契丹皇帝的份上呢。」
「我此番出使契丹是为了增长见闻,可不是来挑起宋辽两国战事的。」
「这件事,对我而言,有点难办啊!」
耶律庶成也是熟读中原圣贤书的。
他了解汉人的说话方式。
宋煊说的是难办。
并没有说不办。
那就是有得商量。
接下来熟悉就是「得加钱」的环节了。
所以耶律庶成倒是也不著急了,他也坐在一旁的岩石上,继续瞧著南方的方向。
「宋十二,我知道你是聪明人。」
耶律庶成顿了顿道:「好在我也不是蠢材,你若是能助我一臂之力,你有什么要求,说来听听。」
「其实我也不知道你能为我带来什么。」
宋煊不再扔石头,而是攥著石头:「毕竟这件事对你极为有利,对我而言,我能有什么获利?」
「确实。」
耶律庶成现在属于求人办事,所以姿态放的低。
「你也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可我们都不是君子。」
宋煊哼笑一声:「自然而然就需要一些利益的交织,才能让双方的友谊走的更加长远。」
耶律庶成通过不断的与宋煊接触,也明白宋煊不是什么君子,他从来没有自诩什么君子之类的话。
这也是耶律庶成肯与宋煊提出请求的缘由之一,他与大宋其余士大夫真的不一样。
现在宋煊这么说,让耶律庶成看到了此事能成功的希望。
只不过目前自己也不知道要给宋煊开出什么价码来,才能让他帮助自己。
「你说的对。」
耶律庶成颔首,他透过宋煊的帽子,看不清楚宋煊脸上的表情。
「宋十二,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我没有啊,毕竟这件事,事发突然。」
宋煊继续开始扔著手上的石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这种事,尤其这个病人从你爹变成了大辽的皇帝。」
「这谁能轻易猜得到啊!」
耶律庶成颇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也不知道你会出使我大契丹,毕竟天子的病情,还是不能随意往外说的。」
「能够理解。」
宋煊稍微思考了一会:「这样吧,我二哥他喜欢赌,留在大宋只会给我招黑,被我的政敌所利用。」
「不如让他留在这中京城,无论是开赌坊也好,还是开酒肆也罢,你帮我照拂他。」
「我就帮你促成龙骨治病这种事。」
「但是我只能与你们契丹皇帝一个人说,旁人最好不要在现场,免得露馅。」
「毕竟我真的不太懂医术!」
耶律庶成当然知道他二哥。
在东京城他也打听过,没听说过宋状元二哥也是个好赌之人。
听闻是被无忧洞的人给他二哥从家乡抓来,威胁他来著。
不过兴许是自己打探的不够全面,东京城对于宋煊家里人的关系不知道真相。
但是耶律庶成可是听说了,宋状元为了营救他二哥,可是亲自冒著刀剑去同无忧洞贼子拼杀的。
这事在东京城,可是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你确定?」
耶律庶成摇头道:「宋十二,我不想坑你,你二哥留在我大辽,对于你而言,怕是更加不利吧?」
宋煊没想到耶律庶成如此不好忽悠。
他还真的为自己著想了。
宋煊只是想要加速污染盘踞在中京城的贵族们,自己二哥在这里,简直能发挥出他最大的副作用来。
这个位置可适合宋康了。
要不是碍于自家爷爷看的严格,宋煊都想把自家那位老赌鬼也送到这里来,大幅度散播传染源。
「倒是我欠考虑了。」
宋煊脑袋瞥向一旁:「等我找个合适的理由,让他不得不留在这里。」
耶律庶成有点怀疑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了。
「好。」
但是耶律庶成立即就答应下来,照拂宋煊的二哥,这件事对于他不难。
而且旁人不知道他们兄弟俩的关系不好,对于宋康能留在中京城,怕不是会让许多人都颇为满意的。
以此来招纳宋煊的资本。
耶律庶成一时间也没想明白这种情况是好还是不够好。
但是总能让宋煊帮助,这事就算成了。
「下山吧。」
宋煊指著不远处笑道:「中京城里出来人准备迎接了。」
「嗯。」
总。
耶律庶成心情大好,同时又有些激动。
此时的从中京城带队出来的是宰相张俭,他已经七十多岁了,那也是大辽早年间的状元郎。
耶律隆绪非常信任倚重他。
所以此时他作为主臣骑著马走在中间,左右契丹将领皆是不敢超越这个老头子。
毕竟副宰相吴叔达与他不和,直接被皇帝给贬走。
耶律宗真恋恋不舍的从马车里走出来,他从侍从手里接过一个全新的皇冠,戴在头上。
一会他还要与燕王配合去同张俭进行交接,不仅仅是迎接宋朝使者如此简单的事。
这座山算不得高,宋煊等人到了山脚骑马跑过去,汇入使团当中。
在他们靠近的时候,已经负责皇帝安全的萧匹敌都要下令去盘问他们。
但是被张俭给拦下了,他们去砧子山那游玩,一看就是宋人。
在这里生活的人,对那座小山都不怎么感兴趣的,甚至觉得有些碍眼,没法放牧。
待到领头的人进了一点,萧匹敌才开清楚是谁,他连忙给张俭指过去:「张左相,那个人便是大宋的状元宋煊,我认得他,在南朝猖狂的很。」
张俭眯著眼睛仔细辨认,但还是看不清楚,便摆手道:「老了,看不清了,不过年纪轻轻的宋人,能够连中三元,年轻气盛,行事猖狂,那也实在是正常。」
「等他摔了几个跟头之后,便知道要收敛些脾气了。」
「张左相说的对。」
萧孝先也是附和了一句。
他与萧匹敌一左一右,因为后宫的代表人不同,所以颇有几分不对付。
萧孝先瞧著哥哥萧孝穆以及皇太子木不孤起著马走到车架前,这便是自己的底气。
张俭虽然被皇帝倚重,但也不会摆谱,他连忙迎了上去,在旁人的帮助之下,从马上下来。
「张俭见过皇太子、燕王殿下。」
「张左相,不必如此。」
耶律宗真对于张俭也是十分有好感的,况且也教过自己读书,还修国史,那必须好好对待。
萧孝穆也连忙下马站在一旁。
「皇太子,那件宝贝可是无恙?」
「无恙,我一路护送而来的。」
耶律宗真指了指自己的眼皮子:「张左相安心,我都没怎么合眼。」
张俭一瞧皇太子真是黑眼圈十分严重,又是一阵劝谏,说什么不要仗著自己年轻,皇太子就可以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之类的。
既然这件宝贝无恙,就该让耶律狗儿以及燕王殿下合力看管,怎么能累著皇太子呢?
臣定要弹劾他们。
萧孝穆只觉得心里有苦说不出来。
皇太子那是日夜打麻将才会如此神情憔悴的,没有得到有效的休息。
但萧孝穆也不会给耶律宗真拆台,只能好好背锅。
萧孝先也瞥了一眼哥哥,他觉得哥哥不是这样的人啊!
怎么会让皇太子亲自看管?
除非是皇太子他主动要求的。
在耶律宗真的极力劝说下,他才说自己是重视,不放心,所以才会如此的。
张俭这才被说服,不会去弹劾其余人了,到时候定要夸一夸皇太子为了陛下是如何的耗费心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