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汪伪背叛(2 / 2)

半个月后,特战旅的全部九二式步兵炮营在演习中亮相。当6门步兵炮平射,精准摧毁“日军”的碉堡群时,观礼台上的陈振华用力拍了拍手:“这才是特战旅该有的火力!”

李战龙趁热打铁,推出了“步炮协同三三制”:每个步兵连配一个炮班,三辆炮车跟着三个步兵班,遇敌时炮班先平射压制,步兵班趁机冲锋,炮车则跟着向前推进,随时提供火力支援。

“以前是步兵等炮,现在是炮跟步兵走。”他在战术手册上写道,“要让炮弹像长了眼睛,跟着战士们的刺刀走。”

在一次模拟巷战中,特战一团的炮营大放异彩。日军的机枪巢藏在民房里,迫击炮打不着,步兵冲锋又伤亡太大。

炮营的战士们把九二式步兵炮拆成零件,从院墙的狗洞塞进去,在院子里组装好,对着房梁就是一炮,直接把机枪巢掀了顶。“这炮能拆能装,比迫击炮灵活多了!”战士们兴奋地喊。

1938 年10月,华夏大地正遭受着日本侵略者铁蹄的无情践踏,战火在广袤的国土上肆意蔓延,硝烟弥漫了每一寸山河。

武汉,这座地处中原腹地、九省通衢的重要城市,此时成为了全国抗战的焦点所在。它不仅是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之一,更是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日本侵略者妄图迅速攻占武汉,以实现其“速战速决”的战略野心,从而摧毁华夏人民的抗战意志和抵抗力量。

为此,他们调集了大量精锐部队,从海陆空多个方向对武汉形成了合围之势。而华夏军队则在武汉周边布下了层层防线,决心与日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保卫这座具有重要象征意义的城市。

在这紧张的战争局势背后,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汪经卫,这位曾经在国民党内身居高位的人物,此时却在民族大义面前迷失了方向,内心的私欲和对权势的渴望逐渐吞噬了他的爱国良知。

他看到日本侵略者来势汹汹,认为华夏抗战前途渺茫,于是开始暗中与日本方面进行接触,企图寻求一条所谓的“和平”之路,实则是背叛国家和民族的投降之路。

汪经卫身为汪伪副总裁,他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然而,他却在国家和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做出了令人不齿的选择。

在几封艳电发出之后,他趁着局势混乱,悄悄地离开了武汉。他的目的地是广州,那座当时也正遭受日军猛烈攻击的城市。

当汪经卫抵达广州时,恰逢广州被日军攻陷。这个消息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爱国志士的心头。而汪经卫却在此时做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决定——宣布投靠日本,建立起汪伪政权。

他通过各种渠道,遥控指挥了一部分在武汉战场上作战的国军部队。这些被他蛊惑的部队,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纷纷放下武器,向武汉会战中的小鬼子投降。

原本,武汉战场上的局势虽然紧张,但华夏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战斗,与日军战斗形成了一种战略上的平衡相斥状态。

双方在各个阵地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每一寸土地都洒满了战士们的鲜血。然而,部分国军队伍的突然投降,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打破了这种脆弱的平衡。

小鬼子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调整战略部署,加大了对武汉防线的攻击力度。

那些投降的国军士兵,他们原本是保家卫国的战士,却在汪经卫的蛊惑下,沦为了民族的罪人。

他们的投降不仅让华夏军队的防线出现了巨大的漏洞,也极大地打击了抗战的士气。许多坚守在阵地上的战士们,看着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转身投向敌人的怀抱,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失望。这种情绪在军队中迅速蔓延,使得原本高昂的战斗意志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汪经卫的叛国行径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其影响迅速波及到了全国范围。在武汉战场上,日军凭借着部分国军投降带来的优势,迅速推进战线,华夏军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许多阵地在小鬼子的猛烈攻击下纷纷失守,战士们不得不进行艰苦的撤退和防御。

而在全国范围内,汪经卫投靠日本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抗日失败情绪迅速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