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烟雨笑着往他怀里缩了缩,手臂环住他的腰,声音软糯:“本来就是嘛,换个地方吃,味道都不一样,下次去其他景点,咱们还要吃当地的限定美食,把每个地方的特色都尝一遍。”周源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轻声答应:“好,都听你的,你想吃什么,咱们就吃什么,想去哪里,咱们就去哪里。”
外卖送到时,敲门声打破了房间的安静。周源快步去开门,提着沉甸甸的外卖袋回来,一股混合着面香、烤串香的气息瞬间弥漫开来,让人食指大动。两人把外卖摊在书桌上,老汤面的热气腾腾升起,奶白色的汤底浮着葱花和香菜,还有几块炖得软烂的排骨,香气扑鼻;烤鸡架外皮焦脆,撒着芝麻和辣椒粉,颜色诱人;凉拌土豆丝酸辣爽口,点缀着红色的小米辣和绿色的香菜,看着就有食欲;甜胚子奶茶插着吸管,冒着微凉的气泡,杯壁上凝着细密的水珠。
宋烟雨拿起筷子夹了一口面条,汤底醇厚鲜香,面条筋道爽滑,裹着汤汁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她眯起眼睛,一脸满足:“太香了!比中午的烧麦还顶饱,这汤底熬得真够味,排骨也炖得好烂,一咬就脱骨。”周源给她夹了块烤鸡架,撕去骨头多的部分,只留下鲜嫩的肉:“慢点吃,别烫着,小心骨头。”他自己咬了一口鸡架,外皮焦脆,肉质紧实,带着淡淡的甜辣味,越嚼越香:“味道确实正宗,比咱们老家的烤鸡架多了点烟火气,更入味。”
边吃边聊,话题又绕回了今天的行程。宋烟雨吸着奶茶,突然笑出声,差点把奶茶喷出来:“你还记得在故宫拍照时,你差点被门槛绊倒吗?当时你下意识扶住我,结果把我的流苏都扯歪了,害得我后面拍照都得一直整理流苏,摄影师还问我是不是故意设计的造型。”周源愣了一下,随即失笑,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有些不好意思:“还说我,你在御花园想摘紫藤花,被管理员阿姨瞪了一眼,赶紧缩回手,那心虚的样子别提多可爱了,脸都红了,还假装看别处,生怕阿姨说你。”
“我那是觉得花好看,想凑近闻闻,又不是真的要摘,谁知道阿姨看得那么紧。”宋烟雨不服气地辩解,夹了一筷子土豆丝放进他碗里,“还有在剪纸店,你非要买双鹤栖枝的剪纸,说和我的流苏配,结果回来发现剪纸比相册还大,差点夹不进去,现在还得找个地方单独放着。”周源嚼着土豆丝,酸辣的滋味开胃,让他食欲大开:“那有什么,大不了以后换个大相册,专门放咱们的纪念品,剪纸、明信片、门票,都放进去,做成一本专属的旅行纪念册,更有意义。”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聊着今天的小糗事、小惊喜,聊得不亦乐乎:聊到宋烟雨为了拍红墙倒影,差点踩进积水里,周源眼疾手快拉住她,结果两人都溅了点泥水在衣服上,回来还吐槽对方像个小泥人;聊到周源对着故宫的匾额研究半天,把“太和殿”念成了“泰和殿”,被旁边的游客偷偷笑了,他还不知道,后来还是宋烟雨偷偷告诉他的,让他脸红了半天;聊到买文创雪糕时,宋烟雨选了故宫角楼款,周源选了龙袍款,两人互相咬了一口,甜丝丝的滋味漫在舌尖,还约定下次要试试其他口味,把所有款式都尝遍;聊到在中街看到的糖画艺人,宋烟雨说下次还要买,还要让艺人画个两人的生肖,周源笑着答应,说要把糖画带回家,晾干了收藏起来。
外卖渐渐吃完,碗底还剩着些许汤汁,甜胚子奶茶也见了底。宋烟雨靠在椅背上,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满足地喟叹:“今天也太幸福了,有好看的照片,好吃的美食,还有你陪着,简直是完美的一天。”周源收拾着外卖盒,闻言转头看她,眼里满是温柔,像盛满了星光:“对我来说,只要和你在一起,不管做什么都幸福,哪怕只是简单地散散步、吃吃饭,只要身边是你,就觉得很满足。”
他把垃圾打包好放在门口,回来时顺手关掉了台灯,只留着落地窗外的月光,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月光,格外静谧。宋烟雨已经靠在床头,抱着那本贴满便签的相册,眼神温柔,指尖轻轻摩挲着相册封面。周源躺在她身边,轻轻把她揽进怀里,相册被放在两人中间,像一个装满了甜蜜回忆的宝盒,珍贵而美好。
“以后每一次旅行,咱们都这样好不好?”宋烟雨轻声说,声音里带着期许,眼里满是向往。周源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嘴唇的触感柔软而温暖:“好,每一次都陪你拍好多照片,吃好多美食,把所有的小细节都记下来,做成一本又一本的相册,等我们老了,就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慢慢翻,回忆我们年轻时的点点滴滴,回忆这些幸福的时光。”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给他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光晕,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彼此平稳的呼吸声,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轻微声响,格外宁静。这场盛京之行,不仅有红墙黄瓦的仪式感,有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更有彼此陪伴的温柔时光。那些细碎而温暖的瞬间——烧麦的鲜香、剪纸的雅致、便签的俏皮、夜宵的热乎,还有藏在照片里的悄悄话,都拼凑成了最珍贵的记忆,在岁月里静静流淌,愈发醇厚,成为两人生命中最柔软、最难忘的部分。
同天下午的午后阳光斜斜地透过米白色的棉麻窗帘缝隙,像被巧手筛过的金砂,在浅灰色的哑光瓷砖地上投下几道宽窄不一的长条状光斑,随着窗外掠过的微风轻轻晃动,在地面上淌出细碎的光影,连带着墙角的踢脚线都染上了一层柔和的暖黄,像裹了层蜜蜡般温润。
童筱薇翻了个身,盖在身上的薄棉被滑落半边,露出的小臂贴着微凉的床单——那是妈妈上周刚换的纯棉贡缎床单,触感丝滑软糯,带着淡淡的薰衣草香,是妈妈特意在洗衣时加了薰衣草柔顺剂,说能帮她睡得安稳些。她的睫毛在眼睑下颤了颤,像停歇在花瓣上的蝶翼,沾着些许未干的睡意,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睁开眼,眼底蒙着一层未散尽的疲惫,眼白带着熬夜后的淡淡红血丝,眼尾还残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泛红,昨晚那场突如其来的恐慌还像潮水般在记忆里未完全退去,尖锐的不安感残留着余温,像一根细刺轻轻扎在心头。
她直到凌晨五点半才靠着床头,在反复的深呼吸与指尖的颤抖中昏昏睡去,床头的小夜灯还亮着微弱的暖光,是她昨晚怕黑特意开着的,这一觉竟直接睡到了下午,连窗外的光线都从清亮的暖白变得柔和的橘黄,连远处树梢上的鸟鸣都从清晨的清脆变得午后的慵懒,带着几分昏昏欲睡的呢喃。
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咕叫起来,空腹的空虚感顺着喉咙往下沉,像揣了颗轻飘飘的棉花,又带着点细微的酸胀,让她瞬间从混沌的睡意中彻底清醒。她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触到温热的皮肤,还能感受到昨夜神经紧绷后的酸胀,连带着后颈的肌肉都有些发僵,轻轻转动时能感觉到细微的酸痛,像是有根无形的线拽着。随手抓过搭在床尾的浅杏色薄针织外套披在肩上,衣料是软糯的羊绒质地,摸起来像云朵般绵软,带着阳光晒过的淡淡馨香,是妈妈常用的栀子花香柔顺剂味道,熟悉又安心,裹在身上像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环住,驱散了些许晨起的凉意。
弯腰趿拉上床边的米白色云朵款棉拖鞋,鞋底的厚绒踩着柔软蓬松,像踩在晒干的棉花上,每一步都陷下去又弹起来,贴着微凉却不算刺骨的瓷砖地,没有丝毫声响。脚步轻缓地走向厨房,拖鞋摩擦瓷砖的声音细不可闻,仿佛还带着昨夜恐慌后的小心翼翼,每一步都放得极轻,生怕打破这份午后的宁静,也像是还没从那份突如其来的惊惧中完全抽离,下意识地维持着低调的存在感,连呼吸都放得平缓了些,鼻息间萦绕着房间里淡淡的薰衣草香和外套上的栀子花香,两种香气交织在一起,让人莫名安心。
客厅的茶几上收拾得干干净净,摆着一个透明的玻璃果盘,里面盛着几颗洗好的圣女果和青提,水珠还凝在果皮上,折射着柔和的光线,像是缀了一层细碎的钻石,晶莹剔透。果盘旁边放着爸妈的两部手机,都稳稳地架在无线充电板上,屏幕亮着微弱的电量提示,充电线被细心地绕成小圈,用魔术贴固定好,想来是他们出门前特意放上去的,连这些琐碎的小事都打理得整整齐齐。
沙发上搭着爸爸的浅灰色薄外套,袖口还带着他常用的雪松味洗衣液气息,衣角处有个小小的补丁,是妈妈上次缝的,针脚细密整齐,一点都不显眼;妈妈的米灰色针织披肩搭在扶手上,毛线质地柔软,边缘绣着小小的玉兰花图案,是童筱薇去年生日送给妈妈的,如今成了妈妈在家常披的物件,上面还沾着一根小小的绒毛,想来是妈妈早上披过留下的。墙上挂着一家三口去年去海边旅行的合照,照片里的三人笑得眉眼弯弯,阳光洒在脸上,和此刻客厅里的光线莫名重合,透着满满的幸福感。
阳台的推拉门敞开着一条缝,风从外面吹进来,带着楼下花园里花草的清香,吹动了挂在阳台的玻璃风铃,发出叮铃叮铃的清脆声响,像一串温柔的呢喃,又像小时候妈妈哼的摇篮曲。
冰箱就嵌在厨房的推拉门旁,银灰色的门身映着天花板的暖光,门把手上还挂着一个小小的毛绒兔子挂饰,是童筱薇小时候亲手做的,布料已经有些磨损,眼睛上的纽扣也掉了一颗,爸爸特意用红绳系了个小结补上,这么多年一直没摘,成了家里一个小小的念想。拉开冰箱门时发出轻微的嗡鸣,冷气扑面而来,带着食物的鲜香和冰箱里冷藏的黄瓜清香,瞬间驱散了些许午后的慵懒,让鼻腔里的感官都清醒了几分。
里面整整齐齐摆着几个透明保鲜盒,还有用干净的食品袋装好的豆浆、油条和包子——豆浆是装在她常用的粉色保温杯里的,杯盖拧得严实,杯身上还贴着一张小小的笑脸贴纸,是妈妈特意贴的,说看着就有胃口;杯底还垫着一张纸巾,防止保温杯外壁凝的水珠弄湿冰箱里的其他食物,旁边还放着一小袋白砂糖,是妈妈怕她觉得豆浆不够甜特意准备的,这份细致让童筱薇心里一暖。
油条和包子分放在两个带密封扣的保鲜盒里,盒盖上用马克笔写着“薇薇专属”,是爸爸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太阳,像是在给她加油打气;保鲜盒都保持着干爽。
这是爸妈早上特意留的,他们总以为她只是寻常熬夜晚睡一会,顶多赖床到八点多就会醒,特意赶早去家附近的老字号早餐铺买了她爱吃的——那家店的油条每天限量供应,包子也是招牌,去晚了就两样都抢不到,爸妈定是七点前就去排队了,不然不会买到这么新鲜、油条还带着麦香、包子还透着肉鲜的;妈妈总说这家店的包子用料实在,肉馅新鲜不掺假,是她挑了好多家才认准的,知道童筱薇最爱吃白菜猪肉馅,特意跟老板叮嘱要留着,每个包子的褶皱都均匀整齐,像小小的花苞,连细节都照顾得妥帖,仿佛早就料到她醒来会饿,会需要这份温热的慰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