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一屋牵挂,两城温柔(2 / 2)

窗外的桂树被晨风吹得轻轻摇曳,细碎的金黄色花瓣簌簌落下,带着清甜的香气,偶尔有一两片飘进房间,顺着敞开的窗户,落在窗台上,又轻轻滑落到地板上,其中一片还飘到了童筱薇的习题册上,沾着一点墨香,像是在为她的努力加油。远处的天际线已经彻底亮了起来,金红色的晨光穿透云层,洒在对面的屋顶上,给瓦片镀上了一层金边,偶尔有早起的鸟儿掠过天空,留下几声清脆的鸣啼,打破了片刻的寂静,却又很快融入这温柔的清晨里。

晨光渐渐爬满房间,从窗帘缝隙里的一缕,慢慢蔓延到床沿、书桌、地板,照亮了习题册上密密麻麻的字迹,照亮了女儿额前柔软的发梢,也照亮了夫妻俩鬓角悄悄冒出的几根白发——那是为生活奔波、为女儿操劳留下的痕迹,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格外显眼。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碗筷碰撞的轻响、窗外的风声、花瓣飘落的细碎声响,还有一家三口各自藏着的牵挂,在晨光里悄悄流淌,织成一张温暖而坚韧的网,将这个十月的清晨裹得严严实实,也将这份朴素的爱与期许,深深融进了每一个呼吸之间,绵长而久远,像窗外的桂香,久久不散。

十一点的盛京,阳光暖得刚好,中街巷子里的老字号文创照相馆飘着淡淡的檀香。推开雕花木门,墙上挂满了往届游客的古装合影,红墙金瓦为背景,格格与皇阿玛的装扮相映成趣,宋烟雨一眼就挪不开眼。老板娘是个健谈的阿姨,笑着拿出两套熨烫平整的服饰:“姑娘这套水绿色旗装,配珍珠旗头,衬得你肤白;小伙子这套明黄色龙袍,绣工是按古籍复刻的,五爪金龙栩栩如生,穿上绝对精神!”

宋烟雨换上旗装,领口的缠枝莲纹样针脚细密,裙摆垂落时像流水般顺滑,她对着铜镜转了半圈,珍珠流苏轻轻摇晃,脸颊微红:“会不会太隆重啦?”周源刚套上龙袍,玉带束腰,顶戴花翎歪了点,他抬手扶正,凑到她身边打趣:“咱们‘皇阿玛’配‘格格’,刚好拍套专属文创照,逛故宫前先过把穿越瘾!”

老板娘笑着帮宋烟雨调整旗头,往她鬓边别了朵绒球花:“这样更灵动,拍照时风一吹,流苏和绒球一起动,画面才活。”周源也学着电视剧里的样子,微微拱手:“格格,移步拍摄区?”宋烟雨被他逗笑,攥着团扇轻轻拍了他一下:“别闹,快拿上朝珠,道具得配齐!”

拍摄区就设在照相馆后院,搭着简易的红墙背景板,摆着仿古的宫灯和石桌,老板娘熟练地调整灯光:“先拍张并肩合影,小伙子站得挺拔点,姑娘侧身靠过去,手里的团扇轻轻搭在膝头。”周源挺直腰背,一手背在身后,一手自然垂落,宋烟雨侧身依偎着他,嘴角带着浅笑,珍珠流苏垂落在肩头。

快门声轻响,老板娘又指挥着拍单人照:“姑娘来张持扇远眺的,小伙子拍张拱手问安的,动作放开点,才有宫廷那味儿!”两人跟着指引摆姿势,偶尔出错笑场,院子里满是欢声笑语。拍最后一张隔空对望的照片时,周源故意板着脸,宋烟雨却忍不住笑场,老板娘趁机按下快门:“这张好,自然又甜蜜!”

拍完照,两人换回自己的休闲装和舒适运动鞋,老板娘把古装仔细叠好放进防尘袋,歉意地笑道:“实在不好意思呀,前面还有好几组客人的照片在修,你们这组得等三个小时左右才能取,修图要精细点才好看,你们先去逛故宫,逛完回来刚好能拿到,保证不耽误你们行程!”

周源接过寄存凭证,笑着道谢:“不着急,慢慢修就好,我们逛故宫也得花一阵子。”宋烟雨摸着鬓边残留的绒球花香,眼底满是期待:“没关系,慢工出细活,我们正好趁这个时间多拍点故宫的实景照,到时候和古装照凑一套。”

两人沿着中街步行五分钟,盛京故宫的大清门已近在眼前,十一点的阳光给红墙金瓦镀上暖融融的光晕,门楣上的海水云龙纹饰在强光下愈发清晰,连龙爪下的祥云都看得真切。检票时,工作人员笑着问:“刚从旁边照相馆拍了古装照吧?好多游客都这么安排,逛故宫和拍照两不耽误!”

进了宫门,青石板甬道两侧的宫灯在风里摇曳,古木的沉润气息混着十月的暖意扑面而来。两人脚步轻快地往东路走——攻略早提醒过,故宫需步行1.5万步,舒服的鞋子才是关键。大政殿的八角攒尖顶忽然撞入眼帘,八根金龙蟠柱撑起整个屋顶,像放大的草原帐篷,气势恢宏。

宋烟雨忍不住加快脚步,围着殿宇转了半圈,指尖轻轻拂过柱上的龙纹:“你看这雕刻,龙鳞的层次感太绝了,比课本里的建筑图细致多了!”周源打开提前租赁的讲解器,伴着轻柔的解说补充:“这是努尔哈赤时期的核心建筑,八旗制度的象征,你看殿顶的琉璃瓦,是罕见的黄釉绿剪边,满汉文化融合的特色全在这儿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