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利益交换(1 / 2)

于是,长孙顺德微微颔首,语气变得十分通情达理,甚至带着几分赞许:“贤侄所言,句句在理,皆是正论。”

“陛下赐封食邑,自是望你能精心治理,以为国用。而封地之内的事务,自然该由贤侄全权处置,外人岂可置喙?”

“此乃人臣本分,亦是正理,老夫岂有不体谅之理?”

这番话,等于正式承认了李北玄对骊山封地的绝对控制权,并表态不再干涉。

虽然妥协这两个字,对于长孙顺德这种人物来说,基本等同于羞辱,但与此同时,长孙顺德也清楚的知道,在封地管辖权这个核心问题上,李北玄绝不会让步。

他若是再纠缠下去,只会自取其辱,而且确实不占理。

而至于更深层次的,关于门阀与寒门,关于旧秩序与新力量的冲突……

长孙顺德也心知肚明,但那绝不是能在今天、在这个场合挑明的话题。

那是一个需要长期博弈、暗中较量的宏大命题,绝非一次拜访、一番机锋就能定下输赢。

而李北玄对门阀的态度,通过他整治郑家、清理骊山、兴办书院等一系列举动,早已表露无遗,那是根本的问题,绝无妥协余地。

此时若追问,等同于提前掀桌,毫无意义。

于是,长孙顺德果断将话题转向了更务实、更能维护表面和谐的方向。

话音一转,带着几分长辈的关切道:“只是贤侄年轻,又身兼工部要职与蓝田诸多事务,骊山初定,百业待兴,若事事亲力亲为,难免辛劳。”

“若有什么需要老夫或长孙家帮衬之处,譬如协调地方关系、或是需要些熟手匠人、或是周转些钱粮,贤侄尽管开口。”

“毕竟,你我皆是为陛下、为朝廷效力,理应互相帮衬才是。”

这就是长孙顺德,在试探性地寻找新的利益结合点了。

既然直接控制的路子走不通,那就看看能否通过合作、帮衬的方式,间接从中分一杯羹,维持影响力,总好过彻底被排除在外。

而李北玄听话听音,自然能听懂长孙顺德的言外之意。

不过他也没有拒绝的意思,反而很乐见其成。

毕竟适当的利益交换,才能维持表面上的和气,稳住长孙家这个庞然大物,从而为自己争取更多发展时间。

于是,李北玄立刻顺着杆子往上爬,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欣喜和感激道:“长孙叔叔如此体谅,侄儿感激不尽!”

此时的李北玄,也仿佛刚才那番绵里藏针的交锋从未发生过,脸上的笑容十分真诚。

想了想后,果真一拍脑袋,笑着说:“长孙叔叔这么一说,侄儿倒还真想起一桩事,或许真需要仰仗长孙叔叔的威望和长孙家的实力。”

“哦?贤侄但说无妨。”

“是这样的。”李北玄摆出谈正事的姿态,“侄儿在规划骊山产业时,发现封地内林木资源丰富,尤其是上好的松木、柏木甚多。”

“所以侄儿想着,与其单纯售卖原木,利润菲薄,不如就地兴建一座大型的……嗯,高级造纸工坊。”

“造纸?”

听到这两个字,长孙顺德目光一闪。

毕竟造纸,可是利润丰厚的行业,尤其是高级纸张,需求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