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一路冲入皇宫,守门的禁军不敢懈怠,迅速清除一条道路,让骑士能以最快的速度抵达紫宸殿。
彼时朱澄正与诸葛亮、荀彧二人商谈科举之事,骑士激动沙哑的声音就穿过门扉,传到殿内人耳中。
虽然早已从系统处得知拒北关的情况,但亲耳听到“大捷”,朱澄还是忍不住站起身来。
等到骑士进入大殿,重重地跪在地上。
虽然身体疲惫,骑士还是强打起精神,取出捷报,递呈到朱澄面前。
朱澄两步上前接过捷报,对侍候太监道:“送他去休息,赐赏。”
“是。”
捷报落到朱澄手中后,骑士便晕了过去,被几名太监抬着离开紫宸殿。
朱澄迫不及待打开捷报,一目十行看完后大笑出声:“好好好,不愧是天下无双的吕布,不愧是郭奉孝!”
诸葛亮跟荀彧也看到了纸上内容,纷纷露出笑容。
诸葛亮道:“恭喜陛下,夺回大权,便有一场大捷。”
“吕将军勇武无双,又有奉孝从旁谋算,加之拒北军之英勇,以少胜多,也是常理。”荀彧捋须笑道,“陛下,应当大赏功臣。”
“自然。”朱澄大手一挥,刚要开口,又回头询问,“二位爱卿觉得,该如何赏赐?”
“击退晋军,保我大宋疆土无虞,此等殊勋,自当嘉赏!然诸方势力暗流涌动,若骤行封侯之赏,恐启觊觎之心、生逆反之祸非万全之策也。”
“不如授吕布为镇北都统制,节制拒北军,专司北疆防务,凭其勇烈震慑边庭;郭嘉智计深沉、察事明锐,拜为拒北军监军使,掌军中监察之权,与吕布同领大军、相辅相成,既防独断之弊,又助军机顺畅。”
“其余拒北军将士,军功卓异者,官升三级;凡亲历战事者,皆赐一年俸禄,以慰其劳、以励其志。如此外固边防,内安人心,方为长久之计也。”
诸葛亮轻摇羽扇,流利地说了一长串话。
荀彧微微点头:“陛下,臣以为丞相所言甚是。”
“嗯。”朱澄思考片刻,“那就照丞相所言,对了,既然边关大捷,那今年便多加一门恩科吧。”
“甚好。”诸葛亮两人对视一眼,一齐点头。
朱澄踱步左右,一锤手掌:“不过这次恩科要改一下,添加理科,不作为正常科举的标准,只当是直通科院的选拔。”
“这。”诸葛亮皱眉思考,“时间太短,恐怕难以选出陛下所要的人才。”
“没事,现在要的就是能最短时间入门的天才。”朱澄道,“孔明,我稍后会将教材交给你,务必立刻复制,发放到每一位学子手中。”
“是。”
“文若,你与孔明共同负责科举一事。这是我主持的第一次科举,绝不能出现纰漏,若是有人伸了爪子。”朱澄眼中闪过寒光,想到西厂调查出的情报,心中杀意沸腾,“杀!”
“臣领旨。”
等诸葛亮二人离开,朱澄也恢复了平静。
坐在龙椅上,朱澄直直看向前方,好似穿透了皇宫,看见趴在大宋身上的诸多虫豸。
三大臣虽然死了,但权贵世家依旧长存,甚至没有在这次事件中受到多少影响。
再看一眼系统显示的国运值,朱澄只觉得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