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宋朝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虽然近几年因为三大臣跟世家斗法,让科举的公正性受到损害,但每年科举都有无数学子参加。
增开恩科的消息传出后,诸多学子远行临安。
有人想要借恩科进入官场,自然有人对此不屑一顾。
在世家子弟眼中,朱澄这个皇帝坐不久了,甚至连这次科举都过不去,当然也不会参加科举。
不过朱澄想要的人也不是他们。
这几年科举舞弊的风气越来越严重,不说临安之外,就连临安中的官员也有不少是不学无术之辈。
去年的榜眼便是江南世家与三大臣交易的结果。
在西厂的调查中,这位榜眼领着太学博士的官职,胸无点墨,但口才极好。
他在太学里为江南世家招收人才,全然把太学当成了给他家培养人才的地方。
在查出这件事后,朱澄只是让西厂的人盯着,倒也想看看在科举之前,还有多少人会靠近江南世家。
除了江南世家,三大臣留下的势力也没有被一举扫清,现在还在做着一些小动作。
虽然三大臣死前让他们安分守己,但他们本身就有着野心,又怎么听从已经倒下的三大臣。
科举的时间越来越近,临安的街道也变得拥挤起来。
不说上好的酒楼,就连临近城外的民宅都被出租了。
五姓七望看不上朝中的官职,凭他们千年世家的底蕴,即便换了个皇帝,也要礼让三分。
但也心怀不轨的人则想要趁机进入朝堂,好为接下来的计划做准备。
更多的则是想要考取功名的普通学子。
他们心里或许偏向其他势力,但眼下表现出来的都是保皇党。
无论这些人心里怎么想,只要他们获得进士功名,朱澄就能借助系统知道何人可用。
最近朱澄研究了系统的新功能,发现由他招收的本地人才,只要大致忠心于他,便会被系统评分,然后给予奖励。
在吕布大破晋军的消息传出,拒北军的大量将领就真心认可了朱澄,给他带来了数十次抽取机会。
虽然大部分都是白色人才,但也有两名蓝色人才,让朱澄能用的人多了不少。
这也是他敢增开恩科的底气。
朱澄知道现在的安稳不过是水中月而已,举行科举定然会给那些豺狼机会,但他也要借着这个机会,彻底解决宋朝内部的钉子。
他眼中的世界不只有宋朝跟晋朝,还有晋朝北方,以及更广阔的世界。
知晓世界之大的人,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
于是看好戏的,怀揣着恶意的,都不知道他们已经被无数双眼睛盯着了。
西厂,锦衣卫,还有没有出现在人前的武林高手们,都有着各自的目标。
临安百姓没有察觉到背后隐藏的玄机,他们只知道街上多了不少学子,于是减少了每日出行的次数。
每年科举期间,都会有人得罪从外面来的达官贵人,平白丢了一条性命。
虽然那些不干事的官员都已经被朱澄处死,但百姓对官家的畏惧一时半会儿是改不过来的。
对此,负责维持秩序的五城兵马司表示就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