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谥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号,它蕴含着对杨广一生的高度概括与评价。
而在庙号的选择上,大隋遵循传统,为杨广选定了在第二代帝王中使用频率最多的庙号,太宗。
在安葬之地的选择上,并没有按照惯例选择大隋帝陵,而是出人意料地选定了武信的王陵。
这背后其实有着一段渊源,生前杨广就不止一次地打趣或者认真地说过,他死后要葬在武信的王陵里边。
也许在他心中,武信不仅仅是他的臣子,女婿,更是他的挚友,是那个能够与他共享生死之事、荣辱与共的特殊存在。
如今,这个生前的愿望也算是得到了实现。
虽然听起来有些奇特,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之间非同寻常的君臣情谊。
半日后,杨广那承载着他遗体的棺帛从东都缓缓出发了。
送葬的队伍庄严肃穆,人们怀着敬重与悲痛的心情,护送着棺帛向着南边的武信王陵前行。
那棺帛仿佛承载着大隋的一段厚重历史,每前行一步,都像是在诉说着杨广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官道两侧的百姓早已跪了满地。
周边的农夫此刻正用额头抵着地面,粗糙的手掌在黄土里抓出深深的沟壑。
他们说不出太多文绉绉的话,只反复哭喊“苦日子刚见亮,皇帝咋就走了。”
人群里突然传来孩童的啼哭声,那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娃娃,被父亲抱在怀里。
孩子不懂为什么满街的人都在哭,只看见灵柩上覆盖的隋旗。
想起去年龙舟过洛水时,陛下在船头撒下的金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