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不过就是几步路的功夫而已。云姑娘放心回观中就是。”
这并不是什么为难的事,姚善答应的很爽快,只是……
他低头抿了一口透着丝丝缕缕凉气的凉茶,夏季的燥热顿时消散不少,而后缓缓开口:
“刚才听云姑娘说,丰胜道长来汴京是有事要办?可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
午后就到了,傍晚还未办完事?
云拂笑着给他添茶:“那我就先替师弟多谢姚大哥了。之前听师弟的意思,好似有贵人送了不少山林田地给六合观,师弟今日来汴京,便是为了买种苗和耕地的器具等物。”
姚善立即就想到了桓王,那日桓王殿下亲至六合观,特意送了三百亩田地和两座山林的地契给六合观。
这些契书被送到六合观两个多月,丰胜都未有动作,今日余兄弟一回来,丰胜就进汴京购置耕种事物……
余兄弟莫非也看好桓王殿下?
不过,丰胜既然将这事透露给了云拂姑娘,那是不是……
“云姑娘口中的这位贵人,我若是猜得没错,应该是桓王殿下。”
云拂露出惊讶之色:“桓王?当今嫡长皇子桓亲王?”
姚善笑着颔首:“对。说来这事跟我也有些关系,三个月前我曾去过六合观,那日道长请我吃了六合观的素斋红薯宴。”
“我第一次知晓红薯这等作物,就不免多问了几句,离开时还厚着脸皮跟丰胜道长要了些,送去了桓王殿下府上。”
“殿下知晓红薯这等利国利民之物后,还曾亲至六合观拜访,只是那时余兄弟不在观中,只见到了丰胜道长。”
云拂做恍然状,又俏皮的道:
“如此看来,还得要感谢姚大哥呢,不然六合观哪能白得几百亩田地山林。”
姚善却严肃的摇头:
“云姑娘有所不知,红薯的存在并非只是能让天下百姓填饱肚子这样简单。若是当真能广植天下,护国二字,六合观也担得起。”
云拂呼吸一滞,面上的震惊之色发自内心,红薯竟然这样重要?
那,师姐知道吗?
一时间,云拂的心底冒出无数念头。
就算师姐一开始不知道,师父肯定也是告诉了师姐的。
况且,她师姐这样聪明,只怕如今这局面也早有预料了。
姚善一直盯着云拂的表情,眼睁睁的看着她的神情从一开始的震惊,到最后的归于平静、满不在乎。
除此外,既没有贪婪、也没有算计之色。只有突然知晓某事真相的惊讶而已。
云拂自然知晓姚善在暗暗观察,但她不在乎:
“姚大哥也知道我师兄的,一心只有武学,对官场权势并不在意,更是不喜欢麻烦。”
“师兄虽未与我说过红薯之事,但六合观既有种植经验、又有一套以之为主的菜谱,可见定是培植了不少年头的。”
“既已研究透了,又怎会不知其价值呢?只是师父和师兄不想惹麻烦上身,故而不曾露于人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