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穿越之乐坛风云 > 第60章 团圆村的归巢之音

第60章 团圆村的归巢之音(2 / 2)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静水里,老人们的眼睛亮了。老汉把野果往卡尔手里塞:“对!告诉俺儿子,野果我给留着最好的!”小姑娘把布娃娃举起来:“让我娘看,娃娃还等着她缝新衣服呢!”

当天下午,团圆村就忙了起来。老人们找出藏在箱底的信纸,有的请卡尔代笔,有的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家里好,速归”;孩子们采来最艳的野花,插进瓶里,说要摆在“娘回来睡的炕头”;瞎眼的村长坐在晒谷场,手里的线梭子飞快地动着,说要给棉袄再绣只归巢的鸟。

艾莉丝的星尘琴在老槐树下响起,旋律里混着笔尖划过纸的沙沙声,老人的咳嗽声,孩子的嬉笑声,像把零散的音符串成了线。有个会吹笛子的老汉,拿出蒙尘的竹笛,跟着旋律吹了起来,笛声虽有些生涩,却透着股热乎劲儿。

林风带着几个年轻些的村民,把晒谷场的石碾子擦得锃亮,又去修补那些锁着的门:“门得修好,等他们回来,一推就开。”

卡尔举着琉璃万花筒,对着忙碌的人群转动。筒内映出信纸上的字迹,棉袄上的鸟,孩子手里的花,还有老汉捧着野果的样子。那些冷清的画面被暖意冲淡了,像久阴的天透出了光,每个角落都藏着“快回来了”的期待。

“这才是团圆村该有的样子,”笑笑着说,“团圆不是等来的,是盼来来的——你心里想着他,他心里念着家,再远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回来。”

夜里的团圆村,家家户户都亮了灯,比往常亮得多。老人们坐在灯下,把写好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孩子们趴在窗台上,数着天上的星星,说“娘回来那天,星星肯定最亮”;瞎眼的村长摸着棉袄上的鸟,嘴角带着笑:“这鸟啊,认家。”

第二天一早,去镇上送信的村民回来了,带来个好消息:有三户人家的亲人回了电报,说“这月就回”。老槐树下爆发出久违的笑声,老汉把野果分给大家:“尝尝!等俺儿子回来,让他多摘些!”小姑娘抱着布娃娃转圈:“我娘要回来了!她肯定给我带了花布!”

离开时,乡亲们在村口送行。瞎眼的村长把那件绣着归巢鸟的棉袄塞给卡尔:“要是路上遇见穿矿服的年轻人,帮俺瞅瞅是不是俺儿子……告诉他,棉袄暖着呢。”老汉往飞船上搬了一筐野果:“给外面的人尝尝,这是咱村的味道。”小姑娘把布娃娃的手塞进卡尔手里:“让我娘摸摸,娃娃还好好的。”

露西调整着航线,屏幕上的下一站是“初心城”。“听说那里的人忘了自己为啥出发,天天瞎忙,活得像没头的苍蝇,”她转头看向卡尔,“你说,见过团圆的盼头,是不是更能想起自己当初想干啥?”

卡尔望着窗外渐远的团圆村,老槐树下的石墩还空着,但通往山外的路上,已经有了新踩出的脚印。他想起那些信纸上的字,棉袄上的鸟,觉得团圆这东西,就像老槐树的根,哪怕枝叶伸向远方,根总在原地守着,等着枝叶落下来,再长出新的希望。

“到了初心城,”卡尔笑着说,“咱们就先让他们看看团圆村的信——不管走多远,别忘了当初为啥出发,要回哪里去。”

飞船缓缓升空,团圆村的屋顶在晨光里泛着浅金色,像撒了层薄糖。卡尔知道,这里的人不会再空坐石墩了——就像那封“这月就回”的电报,字不多,却像颗种子,埋在土里,迟早会发芽。而他们的旅程,也将带着这份归巢的暖意,继续往前,去帮更多人找回出发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