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说话的宣传干事这时也发言了:“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方面也不容忽视。
在这个方案里,我没有看到他们有关于如何打造杨家庄农产品品牌的计划。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即使产品质量再好,如果没有品牌知名度,也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而且,他们在宣传推广上如果没有投入,很难让更多的人知道杨家庄的农产品和特色农副产品。”
分管农业技术的干部皱着眉头说:“从农业技术角度来看,除了之前提到的对国外专家的依赖问题,还有一个技术更新的问题。
农业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他们只依赖国外专家现有的技术,可能过不了几年就会落后。
到时候,他们的农产品在产量和质量上可能就会失去竞争力。
而且,他们有没有考虑过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比如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他们的应对措施是否足够?”
负责后勤保障的干部想了想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是个挑战。
他们要开展大棚种植,建设加工车间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维护成本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都需要考虑。
比如说,大棚的保暖、通风设施如果不完善,可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加工车间如果没有良好的卫生条件,生产出来的特色农副产品可能无法通过质量检测。”
一把手认真地听着大家的发言,一边听一边在本子上记录着。
等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他抬起头说:“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关键。
这也说明这个方案虽然有新颖的思路,但确实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向阳同志,你下去之后,把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整理一下,反馈给杨家庄的村干部。
让他们针对这些问题重新审视和修改方案,然后我们再进行进一步的审议。”
李向阳点了点头说:“好的。我会尽快落实这件事的。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派人去杨家庄实地考察一下,看看他们的实际情况,包括土地资源、村民的积极性等方面。”
一把手点了点头说:“这个提议不错。那就这样定了,向阳同志,这件事就由你负责安排考察人员,尽快去杨家庄考察,考察完之后我们再开会讨论这个方案的最终审批。”
会议结束后,李向阳去办公室收拾了一下。
他把桌上的文件简单整理了一番,将那本记录着杨家庄策划方案问题的本子小心地放进挎包里,然后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李向阳今年四十岁出头,在白河县工作也有二十年了。
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痕迹,他的头发略显稀疏,夹杂着不少银丝。
二十年来,他一直在基层工作,到现在才是乡长。
曾经的他满腔热血,一心想为群众做一些实事,可是在实际工作中,资金的短缺、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些难以言说的官场规则等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让他什么事也没做成。
渐渐地,他的热情被消磨殆尽。
后来,他干脆躺平了,每天机械地完成工作任务,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心想反正干不干都一样,也没什么盼头。
直到看到杨家庄的这份策划方案,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终于可以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了。
而且如果真的成功,那么自己肯定会在仕途上更进一步,所以他想促成此事。
李向阳骑着自行车,沿着乡间小路向杨家庄驶去。
到了杨家庄,村口有几个小孩在玩耍,他停下车向小孩们询问了村长家的位置,便直接去了村长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