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八,是个宜嫁娶的好日子。
谢府早早就敞开正门,门口飘荡的红绸红灯笼将喜气笼罩了整个谢府,府里下人忙中有序,不显慌乱。
迎亲的队伍还未进入街口,守路小厮就飞奔着回去禀报了,待唢呐锣鼓之声响彻谢府大门时,门口早就站了几座拦门大山了。
谢允初谢允安几兄弟做了拦门的人,是要按照惯例为难一下来迎亲的新郎官的。
陆引鹤则是帮着周闻做了新郎官迎亲时的帮手兄弟,好歹日后也是要成为连襟的,如今正好先摸一下谢氏兄弟的底。
其实都不用谢允初谢允安出手,就谢允修领着宋时澄宋时洛那一帮人就将谢府大门堵得严严实实,莫说新郎官了这个人了,就连他的头发丝都钻不过那堵人墙去。
谢允修这个好玩乐的难得逮着这么一个机会,再加上又多了宋时澄宋时洛这两个煽风点火的,周闻这第一道门就已经不是那么好进的了。
谢允修伸手抵住靠前的周闻,不让他再往前走了,笑语盈盈的看着他:
“大姐夫,诶,不对,是未来大姐夫,如今你还没能把大姐姐接出这道门,这大姐夫三个字就还落不到实处去,想让我把这三个字喊实了,就得看你的本事了,是不是啊,兄弟们?!”
“是啊!确实如此!”宋时澄宋时洛就在旁边大声应和,那鲜活模样看起来比新郎官还喜庆。
周闻脾气好,平日里人也开得起玩笑,那一双眉眼今日一直弯弯的,不急不躁的开声说道:“允修贤弟珍重大小姐,我自是要拼尽全力博取你这一声大姐夫的!”
“好!”谢允修嘹亮的应了一声,将气氛烘托了起来:“大姐夫是坦荡君子,我等也不是戚戚小人,还请洗耳恭听......”
谢允初掺和着宋时澄宋时洛二人,给出了几道国子监里富含趣味性的考题,不掺杂国事政史,这第一回的较量那是属于相当放水了的。
周闻好歹是进士,还能被这么两道题难住?不过思考了两息,就从善如流的回答了上来。
“答得好!”谢允修一嗓子直接将气氛推到了高处。
外院喧闹一片,内院也不失气氛,全福娘子正在为谢晚舒梳头说祝福语:
“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
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三梳梳到头,多子又多寿。
再梳梳到尾,举案又齐眉。
二梳梳到尾,比翼共双飞。
三梳梳到尾,永结同心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