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晋铁路的全线贯通,如同给北疆这具庞大的躯体注入了一股澎湃而新鲜的血液。
钢铁的律动取代了战争的号角,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主旋律。晋阳城,这座曾经以军事要塞闻名天下的边陲雄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变化最为剧烈的,当属城东那片依托火车站新划出的“工业区”。往日这里只是些零散的铁匠铺和马厩,如今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最先矗立起来的,是高达数丈的“晋阳矿务局”的招牌。
在铁路运力的支撑下,距离晋阳不到百里、储量丰富但以往开采运输困难的大型煤矿“黑石山矿”,迎来了爆发式的开发。
巨大的矿坑边缘,安阳制造的蒸汽卷扬机发出沉重的喘息,将一筐筐乌黑发亮的原煤从地下深处提升上来。
头戴藤帽、脸上沾满煤灰的矿工们,推着加装了铁轮、在简易轨道上运行的矿车,喊着号子,将煤炭运往不远处的洗选工坊。
经过初步筛选和清洗的优质煤块,直接被装上等待在旁的火车车厢,沿着铁路,源源不断地运往安阳以及南方那些急需燃料的工坊和城市。
“快!真是快啊!”黑石山矿的管事,一个原靖北军的老兵,看着一列列满载煤炭的火车鸣笛远去,激动地对前来视察的顾慎说道。
“世子爷,您瞧瞧!以前咱们这煤,挖出来也难运出去,堆在山上都嫌占地方。现在好了,这铁家伙一趟拉的,抵得上以前一个大型车队跑半个月!这哪是煤啊,这流出去的都是钱呐!”
顾慎双手叉腰,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也是心潮澎湃。
他指着不远处正在平整的土地:“光卖原煤还不够!看见那边没有?格物院来的技师正在规划,要在这里建焦炭厂和洗煤厂!把煤炼成焦炭,供应安阳的钢铁坊,那价值能翻好几番!剩下的煤渣煤灰也不能浪费,听说安阳那边正在研究,好像能用来造什么……‘水泥’?对,水泥!铺路盖房子,结实得很!”
除了煤矿,依托晋阳周边发现的铁矿和石灰石矿,一座小型的“晋阳钢铁坊”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
虽然初期规模远不能与安阳相比,但其意义非凡——这意味着北疆开始拥有了自己最基本的重工业能力,可以就地生产铁轨连接件、农具、乃至未来军队所需的枪炮原料,减少对后方漫长补给线的依赖。
工业的轰鸣也深刻改变着晋阳城内的面貌。
主要街道开始铺设由安阳运来的碎石和早期水泥混合压实的“硬化路面”,马车行走其上,平稳而迅捷,再不复往日“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的窘境。
城内开始规划安装沼气灯,虽然目前还只覆盖了主要街区和官署,但那在夜晚亮起的稳定光芒,依旧让习惯了黑暗的边城居民感到新奇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