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虫害与官药局风波如同投入湖面的两块巨石,虽激起了滔天波澜,但终究在叶明雷霆万钧的手段和李君泽坚定不移的支持下,被成功平息。
经此一役,朝野上下对新政的公开非议几乎绝迹,反对势力要么被清算,要么暂时蛰伏,转入更深的暗处。
改革的车轮,碾过这些荆棘,似乎驶入了一段相对平缓的道路。
借着这股势头,各项新政的推进速度进一步加快。
农业上,南北良种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扎下根须,新式农具的应用日益普及,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朝廷的仓廪日渐充实。
教育方面,各地格物学堂与蒙学数量倍增,一套相对统一的“实学”教材开始成型,技术举荐通道也为寒门和匠户子弟提供了新的希望。
医改虽步履维艰,但太医局与官药局的架子总算初步稳固,《药典》的编撰也在磕磕绊绊中前行。
而叶明目光所及,已然投向了更远的未来。
他深知,农业的增产、教育的普及、医疗的改善,是固本培元,但要真正让这个帝国脱胎换骨,还需要更强大的“筋骨”与“血脉”——那就是交通与能源。
安阳格物院,蒸汽机工坊。
巨大的轰鸣声充斥着整个厂房,一台经过无数次改进、体积和功率都远超从前的卧式蒸汽机,正稳定地输出着澎湃的动力。
与它连接的,不再是简单的机床或水泵,而是一组复杂的齿轮和传动杆,驱动着厂房外一段长约百米的环形铁轨!
铁轨上,一个造型简陋、如同大铁盒子般、下方装有轮子的“蒸汽机车头”,正喷吐着浓密的白色蒸汽,缓缓加速,沿着铁轨平稳地运行!
“成功了!大人!我们成功了!”负责此项目的老工匠激动得热泪盈眶,声音颤抖地向着前来视察的叶明和顾慎喊道。
顾慎瞪大了眼睛,看着那不用马拉、自己就能“哐哧哐哧”跑起来的铁家伙,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我的老天爷……这……这东西真能动?!还这么快?!”
叶明脸上也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喜悦。虽然这原型机速度还很慢,噪音巨大,效率低下,但它是从零到一的突破!是真正意义上的蒸汽机车!
“它现在能拉多重?跑多快?”叶明大声问道,压过机器的轰鸣。
“回大人!”工匠兴奋地汇报,“空车状态下,在这百米轨道上,最高时速可达二十五里!若加载十石货物,仍能保持十五里以上的时速!而且运行平稳,远超马车!”
“二十五里!十五里!”顾慎勐地一拍大腿,“这要是从安阳拉到京城,岂不是一天就能到?!这……这以后运兵、运粮……”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千军万马、无数粮草凭借这铁马飞驰,朝发夕至的景象!
叶明点点头,目光炽热:“没错,慎兄。这‘铁路’,将是未来帝国的动脉!它不仅能极大提升物资和人员的流动速度,更能将各地紧密联系起来,打破地域的隔阂。”
“不过,现在它还只是个雏形,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铁轨的铺设更是耗资巨大的工程,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