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统帅的意志(1 / 2)

日出东海。

征伐了半夜的孙稷侠终于幽幽醒转,当他转头看向枕边人时,头发凌乱的高阳公主也还没醒,佳人嘴角微弯,显然是还沉浸在美梦中。

孙稷侠知她初经人事,有心让妻子多想休息会儿,于是一个人猫手猫脚的起床,穿好衣服后,安静的出了房门。

门外的陪嫁宫女穗儿,早已等候多时,她的职责就是在主母不方便的时候,服侍好主公。此时眼见孙稷侠出门,马上迎了上来伺候主公。

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孙稷侠,心中不禁感叹:“如今这日子过的也太舒服了,难怪天王洪秀全等一众太平军高层,在得了南京后会迅速腐败堕落,实在是“温柔乡是英雄冢”呐~”。

随后,孙稷侠又暗下决心,“不行,以后还是要多进军营才行。当今天下未平,大丈夫岂能沉溺于温柔乡。”

将一切打理妥帖后,已经是日上三竿,孙稷侠也终于开始了一天的公务。

由于贺喜的缘故,孙氏文武大将的绝大部分骨干如今都还逗留在南京城内,趁这个难得的时机,孙稷侠决定将军务进行一番调整。

孙家军收复南京后,天下大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东至东海,西达云贵;北至淮南,南临南海,这一广袤的南方半壁江山复归日月旗下。在这种形势之下,隆武朝廷的军事战略与防务,也随之发生根本改变。

先前朝廷偏安长京时,主要的压力来自于湖北和江南方面的清军重兵集团,所以孙稷侠联手“小老虎”李过和黄道周,为长京打造了一条湖北—江西防线,以拒清军。而如今,随着国都东迁金陵,这条防线已经没有存在必要了。

今年四月,满清顺承郡王、镇南大将军勒克德浑率马步清军八万,南下徐州、控遏淮河,对南京产生了极大威胁。自古以来,对于江南政权来说,守江必守淮,目前明军的战略重心迫切需要调整。

西十八街,大都督府。

大家都挺佩服的,孙稷侠贵为堂堂楚王,大婚第二日就上班了,能做到如此勤政,也真是挺不容易的。

瞿式耜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打趣道:“王爷,军务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冷落了公主”。

这两年瞿式耜在广西干得不错,他和副使魏方两人相互配合,一招“金刀计”将安南国搅和得鸡犬不宁,然后又用极低的代价在安南筹措了大量的粮食转运国内,为后勤总管黄思勉减轻了不少压力,同时也有力的支援了孙家军在江南围歼清军的诸大战役。这也使得瞿式耜在孙氏集团中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孙稷侠闻言,顿时尴尬的摸了摸腰,惹得一众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