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淮河防线(2 / 2)

济尔哈朗说的很客气,但多尔衮心里清楚,如今天下情形已为之一变。江南之战表明,南方明军船坚炮利,火器犀利,又兼之有孙稷侠这等天下名帅统领,清军暂时根本无力南下。为今之计,只能先巩固北方江山,平息各地民变,然后积攒力量,大肆造船造炮,等南方生变后,再趁势南下。

“准!”

然后他扫视台下诸王,威严道:“谁愿为本王挂帅徐州?”

语毕,殿内顿时一片躁动。

三王中,庄王硕塞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五子,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所以硕塞是多尔衮的侄子;勒克德浑和罗科铎都是礼亲王代善之孙,在辈分上,都需尊称多尔衮为叔爷。故此,硕塞、勒克德浑和罗科铎三人都是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晚辈。所以在先前太和殿的争斗中,三人虽各有心思,但却不敢轻易出头。

可现在不一样,这是有机会带兵出征,虽然对手是能击败豫亲王的孙稷侠所部,但好战的基因早已刻在了爱新觉罗氏的骨子里,三人于是纷纷出言请命,想要夺得这次领兵机会。

斟酌再三后,多尔衮最终选择了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勒克德浑的兄长阿达礼,当年因支持多尔衮而被处死,连带着他也被削掉爵位,贬为庶人。后来还是因为多尔衮掌握大权后,才恢复勒克德浑的爵位,而且勒克德浑本人亦是多尔衮最忠实的拥护者,相较于其他二王来说,他的关系要和多尔衮亲近的多。

随后,多尔衮下令加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为镇南大将军,并从镶黄旗、两红旗合计抽调七千满洲八旗精锐,从草原征调两万科尔沁部蒙古骑兵,组成徐州军团的核心力量。除此之外,又将从江南战场北逃的扬善、希尔艮两部,外加马光辉所领的五万冀鲁豫三省清军,全部交给勒克德浑节制。

大事议定之后,多尔衮走下玉阶,握住勒克德浑年轻的手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次出镇徐州,顺承郡王当以多罗贝勒博洛为前车之鉴,谨慎用兵,万不可孟浪!”

勒克德浑闻言后,遂向上座的顺治、多尔衮,郑重打了个千,“小王谨遵皇命!”。

此时,就连多尔衮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视明军为猪狗,而是发自内心的重视起来,并将之视为大敌。清军气吞万里如虎之势,一去不复返。

……

成都。

江南战事的结果传进吴三桂之耳后,其大喜过望。对于他来说,如今天下局势,犹如三国争霸,明清两军无论谁输谁赢,于他而言,皆为利来。现在既然是清军惨败,那么也就意味着满清对吴部的控制力将大为减弱,这对盘踞在川蜀之地,早有自立之心的吴三桂而言,无异于是一件大好事。

于是,吴三桂与谋士方光琛、部将夏国相、马宝等人,日夜谋划,妄图大业。

天下大戏,你方唱罢我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