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操纵库里台大会这一招,其实还是糙了一些,应该要配置上其他内容。
索洛维约夫想到了传教士和医生,两者有时候还有共通的身份。
另外,就是这些鞑靼人的部落,首领间互相通婚,过去也是日常。
准噶尔在被乾隆消消乐之前,四大卫拉特还经常通婚,卡尔梅克和准噶尔甚至还有这方面的姻亲关系。
只不过,因为俄国这个管制办法,通婚现在并不像是过去那么方便。
但索洛维约夫也不是没有开辟出来新赛道,他就想到了俄军当中不少从德意志诸侯过来服役的年轻军官,他们都是有贵族身份的,有钱的甚至自己带着随从前来。
草原上的部众,除了一些心眼多的“乞邻勒秃黑”,还都是知道谁对他们有恩,谁又和他们有仇的。
而且比起来一些只知道白嫖的,他们在自己实力不够的时候,也不会有什么过分的举动。
毕竟草原上,还是实力更强的那个说了算。
于是索洛维约夫也想着给他们掺沙子进去,比如招赘一些俄国贵族当上门女婿这种。
毕竟叶尔莫洛夫也是个将军,到现在还打着光棍,不少退役回家的军官,也是这样。
然而这个玩法,索洛维约夫也知道,鞑靼人和俄国人的习俗当中,还是有隔阂的。
也不是谁都是尤苏波夫亲王,或者彼得大帝的母族纳雷什金家,带有鞑靼血统,前者干脆就是鞑靼亲王转正的俄国亲王。
卡尔梅克汗国在渥巴锡东迁之前,不少人已经改信了东正教,这方面的差距倒是比较小。
到时候也可以把俄国的法律制度引入进来,从法律层面规范好,什么案件用鞑靼人和卡尔梅克人的法律,什么用大札萨,什么又要用俄国法律。
有当上门女婿的,有联姻的,将来大概也还有要嫁到这些部落去的女孩。
亚历山大最近就召见了小玉兹的哈萨克汗,把他留在莫斯科之余,还在那里安排他娶了一位富有商人的女儿,干脆就在莫斯科定居了。
手段有很多种,明明可以慢慢的把对方同化,就没有必要用棍棒来解决问题。
更何况哈萨克汗国本身就是散装的,一个大汗要拿六百人对付两万准噶尔大军,就是因为他的部众虽然在此,可是各部的兵马还没有到齐。
在阿布赉汗以后,力量就更加分散了。
索洛维约夫当初对嘉庆皇帝所说的,清朝和沙俄两家瓜分了哈萨克的计划,其实还真有可行性。
他如今也要给沙皇写信,阐述自己的意见。
如果能够给这些部落弄一些上门女婿过去,实际上也能够发展当地部落,用来收拢人心。
索洛维约夫做这个,甚至各位部落首领也不会那样逆反,相比之下还会比较顺从。
哪怕是在女皇时期,大概也不会那么反感。
毕竟俄国人过去都是拿他们当炮灰来用,索洛维约夫这位总督可不一样,他甚至避免开战,倒是要让牧民拥有更多的牛羊,还要发展当地的牧场。
这可是总督的恩情还不完,索洛维约夫现在到各个部落去还好。
以后要是恩情多了,那画面变成什么样子,还不好说呢。
亚历山大本人不理朝政,事情都交给阿拉克切耶夫来办,这位伯爵看了以后,倒也弄不清楚索洛维约夫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毕竟他的手段,总是看起来很奇怪,但最后能够收到奇效。
作为长期主管军事改革的沙皇心腹,阿拉克切耶夫好在还是个炮兵出身,多少知道技术发展很重要。
但是索洛维约夫这一种的,就很是奇怪。
甚至他看不懂这些做法,又派了私人信使到克里米亚去。
索洛维约夫看到这种情况,也只能摇头。
阿拉克切耶夫伯爵,果然也只能是给沙皇当忠实的鹰犬,没有些开创的能力。
于是,他把帖木儿崛起的故事,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封长信给阿拉克切耶夫。
帖木儿就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出自巴鲁剌斯部,对于西察合台汗国来说,就是“古列干”,也就是女婿。
通过和这些部落通婚,让他们成为俄国的中下层贵族,少部分人成为上层贵族,这分明都是俄国人的传统打法,只不过现在这些人完全忘掉了。
要说起来,罗曼诺夫王朝中后期,他们已经忘掉了不少过去使用过的招数,变得只会铁棒加粗,形成了路径依赖,也是因为这些亲德的家伙在台上,要么就是沙皇带有的德意志血统。
完全不懂得在铁棍以外,也不光是胡萝卜,有很多手段可用。
索洛维约夫的手段,也是要在五十年内,让这些草原上的游牧民,通过各种手段,被俄国更有效的掌控。
搞个民族国家这种事情,在俄国也就能搞搞泛斯拉夫和东正教的认同,别的还是洗洗睡吧。
倒是有个沙皇放在那里,算是各方面都能够接受的。
哥萨克有个效忠的对象,草原部落也有共同的大皇帝大可汗,东正教和其他教会的基督徒也有保护者。
而民族主义,因为成分的复杂性,以及俄国的地域辽阔,反而不那么可行。
对于草原的控制,有时候就需要多管齐下,铁棒和强行的操纵,其实反而会引起反感。
索洛维约夫对于自己的操作,还是很有信心的,也不知道别人能不能看出来他的做法。
转眼间,这一年的夏天也快要过去了。
要在克里米亚修建的军事要塞,如今也已经破土动工。
甚至于经过克里米亚的土耳其商人,都搞不清楚这位俄国总督到底要干什么。
如果说派这么个大败过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将军来是为了进攻,可是他为什么又要一直修建要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