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丰收与联姻(2 / 2)

农业部左侍郎李贞早就等在了一旁,闻言立刻出列道,“陛下,臣在。”

“你速去將伯善先生刚才说的三种土豆种植管理之法,写成文册,发与三个推广基地,让他们效仿种植。”

“是!臣这就去做。”李贞立刻答应下来。

等这边刨完了土豆,测出了亩產,鲁锦又让庄户挑出一些个头大,品相好的留著做种,剩下的便可以用来吃了,他又让人把厨子也叫了过来,亲自嘱咐一番做法,然后这才洗了手,带著朱亮祖等人去一旁喝茶,顺便也说说今年的战事。

鲁锦呷了口茶,这才把茶碗放下说道,“这土豆和玉米都是好东西,云南和贵州山多,此二物最適合山地种植,產量又高,有了这东西再加上移民屯垦,这云贵二省便算是稳妥了。

“今年出征的时候,土豆应该还能再成熟一茬,朕会让后勤民夫带上一批,你们到了云南便先种上,那里应该可以在冬季播种,来年春夏时收穫,到时候再分发给百姓种植。”

两人闻言当即点了点头,鲁锦则是又问道,“总参制定的作战计划,你们都看了吗”

“都看过了。”二人立刻齐声答道。

鲁锦招了招手,夏煜立刻送来一张地图铺在桌子上,鲁锦这才说道。

“你二人来看,你们在洞庭湖集结,顺著沅江逆流而上,先进攻贵州,再从播州地界进入云南,贵州估计不会有什么大战,但是进入云南就不一样了。

“你们从普定、普安直逼昆明,梁王势必会在前面的曲靖阻挡,因为曲靖有白石江天险,最好的办法便是据险而守,不然一旦后撤,让我军从容渡江,曲靖往后就再没有那么好守的地形了。”

两人闻言连连点头,朱亮祖又问道,“听说那元朝的梁王兵力不少,有十几万,总参那边可知他手下的將领是谁有何惯用的战法”

鲁锦摇了摇头,“总参那边只查到梁王手下有个叫达里麻的將领,多半就是他来领兵,但此人並无什么出名的战绩,你们虽不可骄傲自满,但也不必过於在意对面的领兵之人。

“毕竟胡元都已经灭亡了,这把匝剌瓦尔密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翻不起什么风浪,还有他那十几万大军,云南总共才多少人,你觉得他能养得起十几万精锐若真有十几万精锐,他也不会甘於割据一方了,当初咱们灭元时,他怎么不动弹”

两人闻言再次点了点头,然后鲁锦继续嘱咐道。

“梁王的大军一定会在曲靖的白石江据守天险,而你们要渡江,有两种办法,要么从正面强渡,我军有远程炮火优势,掩护大军渡江不是问题,但有一点需要注意。

“若要从正面强渡,渡江的先头部队先不要急於向纵深进攻,以免和后续主力脱节,陷入敌军重围,主力再被敌军打个半渡而击,那就麻烦了,因此从正面进攻时,一定要让先头渡江的精锐,在对岸建立一个稳固的桥头堡,接应后续大军源源不断的渡江,以我军的战力,只要让我军安稳渡江,敌军就再无胜算的可能。

“第二种方法,那就是主力在正面吸引敌军注意,派一支偏师绕去下游渡江,穿插至敌军背后,到时两面夹击,主力从正面强攻,偏师从背后偷袭,则敌军必败,只要渡过了白石江,便可一路杀去昆明,剩下的就像以往那样打就行。”

两人当即再次点头,“我们明白。”

“嗯,然后还有这个梁王本人,死活不论,直接把他灭了即可,云南还有不少色目人,这次也要清理乾净,若是碰到那什么天方教寺庙,也统统拆掉,庙中的妖人全部杀光,梁王麾下的十几万大军,投降之后直接遣散为民即可,倒不用太为难他们,云南人口不多,我们以后还要再移民过去一批。

“最后还有大理的段氏,这段氏做土皇帝做贯了,他们倒是愿意对天朝俯首称臣,接受天朝册封,可朕又怎会允许国中之国的存在,不过段氏还是心存侥倖,不见棺材不落泪,这一仗是肯定免不了的,而攻打大理同样不可轻视。”

鲁锦说到这里又拿出一张立体地形图,对两人介绍道。

“大理城背靠巍峨的点苍山,面朝碧蓝的洱海湖,形如一条臥龙,在这一山一湖之间,夹出一条狭长之地,而大理就坐落在中间。

“想进攻大理城,从洱海的正面强渡是肯定不可能的,你们是翻越群山而去,当然不可能自己带船,想从大理背后的点苍山翻越,也是困难重重,因此想要进攻大理,最好是从上下这两道关隘打进去。

“当年蒙古攻打大理,便是从上关这里打进去的,而你们是从昆明方向过去的,所以这次应该打下关更顺手。

“至於如何破关,应该也不用朕教了吧,我们有那么多火炮,还配有重甲先登团,最擅长的便是攻坚城,拔硬寨,当然你们也可以灵活一点。

“点苍山虽然高,但若只是在下关附近的余脉那里,攀上去一支小股精锐,从山上绕至敌军背后,也並非是不可能之事,甚至都不用去敌军背后进攻,只要在山上打出旗鼓,虚张声势,让敌军以为侧翼已破,便能动摇敌军士气,如此正面也就好攻了。

“又或者你们可以搜集到一些船只,那派小股精锐乘船从洱海湖绕至敌军侧翼佯攻登陆,也是可以动摇敌军士气,牵制敌军兵力的。

“不过朕也只是给你们一些建议,到了那里具体如何打,你们再看情况临机决断。”

“是。”两人当即再次点头,朱亮祖又问道,“那这个段氏如何处置”

鲁锦立刻道,“等你们攻入大理之后,不论段氏是否愿意归附,都必须举族搬迁到京师来,段氏原本在大理留下的一切痕跡,比如府邸、牌坊、石碑、庙宇之类,凡是带字的,全都给他拆掉焚毁,从今以后,大理再无段氏,今后云南的省会也定在昆明。

“如果段氏甘愿归降,就说朕愿意饶他一命,让他举族迁来京师,朕还可以纳一个段氏女为妃,与他结为亲家,如果他死不归降,那就押到京师受审,到时候自有发落。”

朱亮祖这才点点头,“臣明白了。”

“嗯,打下昆明和大理之后,永忠和高耀率军留下镇守,朱亮祖你带著禁卫师,押著段氏和其他俘虏回京。

“另外还有大理南边那些边疆的宣慰司、宣抚司,暂时先以招抚为主,只要他们愿意归附大明,就先给他们册封土司头衔,每年上交贡赋即可。

“然后朕会持续向云南移民,推广新作物种植,等咱们在云南站稳了脚跟,再慢慢收拾那些土司,逐步把那些边疆实控下来。

“还有一点。”鲁锦敲著地图上云南瑞丽的位置,“这个麓川路,当地还有一家姓思的土人豪强,不是什么善与之辈,暂时先盯紧他们,以防这些土司作乱。”

“是。”两人当即再次答应道。

见鲁锦跟他们说的差不多了,这时李善长也凑了过来,提出一个建议,“陛下,臣有一言,不知陛下可愿纳諫。”

“先生且说来听听。”

李善长当即道,“陛下既然愿意纳大理段氏女为妃,为何不能多纳几个,一来朝廷想要招抚云贵那些土司,若陛下能与之结亲,那自然是最好的,二来陛下后宫本来嬪妃就少,至今也只有五个子女,陛下如今还那么年轻,还是应该多多纳妃,多生子嗣啊”

鲁锦闻言轻轻点了点头,他对这件事倒是不太拒绝,主要现在他的儿子確实太少,现在也只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最大的才不到四周岁,最小的儿子才几个月,若是只有这么几个孩子,还怎么实现他海外分封的设想。

“此事可以考虑,所以先生的意思呢”

李善长见鲁锦並不拒绝,便又道,“臣以为,除了大理段氏女,这贵州的几个大姓也可以考虑,比如播州杨氏,播州罗氏,思州田氏,水西安氏,水东宋氏等等,陛下若能与这些土司联姻,定能让他们立刻臣服,朝廷还可以夷制夷,用平衡之术扶持打压,再加上驻军移民,必可使云贵长治久安。”

鲁锦闻言当即点了点头,“先生皆老成谋国之言,此计確实可行,便依先生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