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筠和薛韶都长得好,又一副外地人的模样和口音,加上林少夫人给他们送了酒和点心,就尤其引人注目。
不多会儿,薛韶等的人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人拽着同伴凑过来,目光从潘筠身上一滑而过,笑问薛韶:“兄台是哪里人氏?在下黄荃,是县学学生。”
薛韶抱拳回道:“在下薛闻,河东人,这是师妹潘三,我们出外游学,听闻此处有诗会特地过来,没想到竟办得如此隆重。”
黄荃哈哈大笑起来,挥手道:“林知府劝学,故我潮州府上下皆向学,这诗会不仅府城有,听闻
潘筠对诗会不太感兴趣,一群书生凑在一起吟诗作对有什么意思?好的作品都是扎根于人民和内心,所谓诗会,不过是披着吟诗作对的名号在交际罢了。
看楼里聚集而来的皆是衣著不俗的书生就知道了。
薛韶问道:“这诗会是多久办一次?还是兴起时才办?”
黄荃道:“之前是一季一次,现在是每月一次,所以有许多外地的书生来参加,这是我表弟戴富,潮阳县人,特地赶来参加诗会的。”
戴富又黑又瘦,不说话时看上去比黄荃年纪还大,但一旦做出反应,他脸上的腼腆就拉低了自己的年龄,总算能看出来比黄荃小了。
他小声的向薛韶和潘筠问好,还和站在薛韶身后的喜金点了点头。
他口音有些重,潘筠几乎听不懂,但俩人对他很友好,比对黄荃还友好三分。
薛韶知道他也是刚到潮州城不久,当即道:“正好,我们一同探索一番潮州城的美食。”
薛韶叫来伙计,点了酒楼的特色菜,又让人上了两壶酒。
黄荃很兴奋,拽着戴富实实的坐着,表示他对潮州城熟得很,俩人要是有想玩的,想吃的,只管问他,他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潘筠一听,当即问道:“那城中的新闻你也都知道了?”
黄荃笑道:“机密的我等自然无从知道,但既是新闻,可见在外头有传言,黄某就算没听过,也可以打听一二。”
潘筠立即道:“我们刚才乱逛,在知府衙门前的公告墙上看到一张比武招亲的告示。”
黄荃眼睛微亮,谈性一起,压低声音问道:“莫非薛兄对此感兴趣?”
薛韶还来不及否认,就被潘筠一手按下道:“我感兴趣,我替他,还替我师兄师侄们感兴趣。”
黄荃便笑道:“那潘姑娘算是找对人了,眼光还好,这冯千户年过五十,只有一女,自然是千宠万爱,入赘冯家,将来便是说不尽的荣华富贵。”
戴富扯了扯黄荃。
黄荃拍开他的手,悄悄瞪了他一眼,笑眯眯地看向薛韶:“薛兄,虽然冯家要求的是比武招亲,却也要求对方要识文断字,像你这样长得好,又是读书人的,或许不会武艺也可以试一试。”
潘筠:“冯千户?他是潮州卫千户?”
“是啊,潮州城谁不知道他?”
潘筠不解:“一个千户而已,能有多少家底?”
她指了指薛韶道:“虽说我这师兄家境一般,却也是耕读之家,祖上也曾出过四品官,一般家私是看不上的。”
“你也说是祖上了,这县官不如现管,”黄荃低声道:“冯千户可是管着潮州卫,整个潮州的屯兵屯田都归他,而且,听说朝廷要重振水军,还要从水军中分出一支来做海军,我们潮州就近海,将来他前途无量啊。”
“将来的事谁说得准?再说了,我师兄又不是军户,他将来只能走文途,文武不同道,冯千户就算再厉害,在仕途上也帮不了我师兄,”潘筠道:“谈家私论到屯兵屯田更没意思,那是朝廷的,又不是他的。”
黄荃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看她,不由问道:“潘姑娘既如此看不上,刚才怎么说要替师兄师侄询问?”
潘筠意兴阑珊的挥手:“我们是外地人,并不知道冯家只是一个千户,见他能把比武招亲的告示贴在知府大门前,还以为他是多厉害的人物呢,至少是不下于林知府的人物,所以才想一问。”
黄荃一听,立即又支棱起来,低声道:“潘姑娘认识不差,但见识还是少了,在我们潮州,冯千户可比林知府管用得多。”
“哦?”不仅潘筠,薛韶都坐直了,目光炯炯地盯着黄荃看:“你是说,林知府还要听冯千户的?”
“倒也不是那么说,林知府管地方事务,冯千户管军务,本不相干,只是林知府多少要给冯千户一些面子,不然,冯家怎么可能把比武招亲的告示贴到知府衙门的大门口?”
潘筠嘟囔:“这冯千户的面子这么大?”
“那当然,”黄荃往二楼看了一眼,又往身后看了看,见没人留意他,这才低声道:“冯千户在潮州城是这个,别说林知府,就是广东布政使大人都要给他两分薄面。”
潘筠听得一愣一愣的,看向薛韶:“这么厉害?这人莫非有什么背景不成?”
“他呀,是先帝身边的大红人王翁父的干儿子!”黄荃一脸骄傲的宣告。
潘筠一口茶差点喷出来,剧烈的咳嗽起来。
薛韶脸色也精彩得很,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干净的帕子递给潘筠,幽幽地道:“外面是这么传冯千户的?”
黄荃一脸莫名的看他们,点头道:“是啊,大家都这么说,冯千户朝中有人,谁也不敢得罪他的。”
薛韶垂眸。
王振死了有一年了,而且他就算死了,也被朝廷问罪,不仅尸骨不存,家也被抄了。
不仅是京城的家,还有他在故乡的家,以及他的那些侄子和叔伯兄弟,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被清算。
如今还有一部分人被关在诏狱里没处理呢。
他上次回京,他叔叔就在为这事和北镇抚司、都察院打官司。
北镇抚司想要把人全杀了,都察院也想杀一儆百,但薛瑄不想将案子扩大化。
被抓的那些人中,的确有不少是借着王振作威作福的王氏族人。
比如王山一流,或是被王振塞到南北镇抚司里当锦衣卫,或是被送进六部当小官。
没办法,当大官他们没资格,当小官,事少拿的钱还不少,还能借着官位在外面做各种事。
王振的势力就是这么组建起来的。
这些人死了薛瑄并不心疼,但这里面还有不少是被连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