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来摘棉花的买棉花,今年这事比较有趣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来摘棉花的买棉花,今年这事比较有趣(1 / 2)

时隔多年,再次进入到满是开花的棉花地里,李龙也是挺感慨的。

上一世最终棉花要收获,是把地头的那一片人工采摘完之后,剩下的就机采了。机采棉为了保证能一次性采摘完毕,采摘之前要打催花剂,让所有的桃子都开花。

所以那个时候进棉花地里,棉花杆子上几乎已经看不到叶子,全是开的棉花了。

但现在不一样,人工采摘的时候,要采头遍二遍甚至三遍,所以开始采的时候,棉花棵子可能还绿着,虽然大部分桃子都开了,但还会有少部分没开,或没完全开。

李龙之所以到地里来,倒不是来摘棉花,他才不想受这个罪呢。他是来看看——棉花开了之后,地少的各家自己摘,像李家这样有一百亩的,自家,包括从老家来的这些人都是摘不过来的。

所以李建国和李俊峰两个早上天还没亮就开着面包车去了零工市场,一车拉来了十个人,让他们来摘棉花。

摘棉花的价格现在行情是一公斤四毛钱,棉花的收购价,县棉麻公司定价差不多在一块八到两块二之间。

主要是棉花的除杂需要检验,杂质不一样,衣份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衣份,其实就是棉花摘下来之后,能够作为皮棉进行后续加工的那些纤维在整个棉花中占据的比例。

测试棉花的衣份,就是拿来一定量的棉花,比如一公斤(一般都是一百克甚至更少,不会有这么多的,这里用一公斤是比较好计算),先要把其中的杂质除掉,这些杂质主要就是粘上去的叶子、杆子之类的东西。

把这些杂质去掉之后再把棉花里面的籽给打掉,剩下的纤维就是皮棉,比如剩下的皮棉是三百五十克,那么净衣份就是三十五,这个比例算中等偏下,好棉花的净衣份能达到三十八到四十二……

棉麻公司现在是不是测衣份不知道,但至少会测杂。杂质多了也不行。

当然,让这些零工来摘棉花,有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就是要么杂质太多,要么地里摘不干净。

有比较老实的零工,摘棉花就摘得很干净,地里干净,棉花袋子里也干净。

但也有不老实的,那棉花袋子里入眼全是叶子,从棉花棵子上抓了棉花也不捡叶子就往袋子里一塞,棉花杆子上的棉花摘不干净就往前走,后面下净是毛胡子——就是摘棉花剩下一星半点儿的那种尾巴。

最烦人的就是这样,等零式摘完了,主家返工划不来,毛胡子非常轻,但如果返工就相当于重摘一遍,不返工看着那一路白胡子,可惜啊。

所以李龙头天带着李俊峰他们过来,就是展示一下地主的威信,给那些打零工的人好好道道,让他们把棉花拾干净。

在北疆打零工的外地人,最多的是甘、陕、川、豫四省人。别看北疆沿天山一带许多城市都是以豫省口音为主,但实际上打工的人却并不是豫省人最多。

有些人拾棉花的时候,主家越好越宽容,他们反倒会越恶劣。

甚至还有把泥巴、棉桃子都抓了塞到棉花口袋里去的,反正你也不可能全倒出来检查。

李建国要开拖拉机犁地——现在除了棉花,大部分庄稼都已经收回来了,正是犁地的时候。陈前进开着大马力拖拉机犁地,李建国要也要犁,主要是有些老农们不相信陈前进的技术,担心他开得太快,会留下一些生地垄子。

所以李建国必须得上手。

梁月梅带着董晓娟就在家里专门做饭。叫打零工的过来拾棉花,中午要管一顿饭。李家条件好,做饭的时候用的食材也会好一些。

中午通常都是馒头和炒菜。通常情况下别人家都是一个菜,李家两个菜,而且油水不少,里面还会放一些肉丁。

这一点打零工的人是非常满意的。他们也算是见识了不少的主家,像李家这样做饭肯放油放肉的,还真是少见。

哪怕看在这不错的午饭的份上,李俊峰他们管的严一些,他们也认了。

拾棉花要拾到天黑,通常情况下不会这么晚,但李家有车把打零工的送到县里去,所以这些人宁肯多拾一些。

主要还有一个原因是太阳下山之后,地里没那么热,这时候能多拾一些。别看最后这一会儿,太阳山到李俊贤开拖拉机过来要给这些人过秤,就这一会儿能多拾几公斤棉花,多挣块八毛钱。

过秤的时候,李家拿来的是大布包。这时候卖棉花也用的是这种大布包,一包能装一百多公斤棉花。

布包都是自己扯的白布缝的,和做的拾棉花的网兜子一样。

每过秤一个人,李龙这边给发钱,然后那边李俊贤等人会和拾棉花的一起把棉花倒进大布包里。

这样既是转送棉花,也是顺道检查棉花里会不会被塞上土块、淋上水。

这时候李龙可不相信人性本善,两世为人,拾棉花的这些人能搞出什么妖蛾子,他真是见多了。

不过头一天也挺不错,虽然有两个拾的脏一些,但基本上都没啥大产科技股。

拾的太脏的,李龙当场就扣了两公斤的杂质,并且明:

“你这太脏了,和别人比较一下,我也不拉仇恨,你随便看一看其他人的棉花,有你这么脏的吗?你这是把棉花叶子全都捏碎到棉花里面了啊。”

这位原本还想辩解一下,但看着手电照着的棉花,再对比其他人的棉花,真就解释不出来。

李龙强势,话有份量,而且是他给钱,所以这些人也没啥法。

临走的时候每个人还发一个馕,这些人还求什么呢?晚饭都省了。

把棉花都装到拖拉机上面,李龙开车把这些人送到县里,明第二天还要过来拉人,这些人大部分笑着明天还要跟着拾。

“地主家做的饭好,那不过来拾都是傻子。俺们家平时哪能吃到这饭菜?”

这时候人吃面食还要讲究七五粉、八五粉,李家吃的是七五粉,蒸出来的馒头白白的,看着就漂亮,而且还不是县里买的那种一攥就成一团的蒸汽馍,这就非常让人觉得有胃口。

因为第二天还要拉人,所以李龙这边开着面包车就到大院子,早早休息,然后准备第二天上工。

顾晓霞已经把明明昊昊哄睡着了,看李龙回来的这么晚,就问了一句吃饭没有。

李龙摇了摇头,顾晓霞急忙就去厨房和杨大姐一起给李龙下了面条。

杨大姐手脚麻利,在水还在烧的时候,就给又炒了两个菜,馒头是来不及熘了,不过这时候馒头也不凉,就着热菜吃着也行。

还有剩下带回来的馕。

李龙一边狼吞虎咽的吃,一边给顾晓霞了今天拾棉花的事情。

“那明天你还要早早过去接人?”

“嗯,接下来几天都要。”李龙道,“人接到送地里,我就没啥事了。”

“那你起那么早,接到人送地里之后,回家里或在车上再补个觉。”顾晓霞有点心疼丈夫,她感觉丈夫很少这么忙。

“没事。”李龙笑笑,“这算啥,就是早起一会儿……”

“那明天我早起一会儿,饭做早点儿,他叔你吃过早饭再过去。”杨大姐,“不吃饭可不行,而且吃凉的也不行。”

“那杨大姐就要麻烦你早起了。”李龙边吃边道。

“那有啥麻烦的?也就早起一会儿。再了,芳现在也要早起背英语,反正那时候我也睡不着。”杨大姐笑笑,去厨房收拾东西了。

吃过饭之后,顾晓霞和杨大姐一起把厨房里的东西收拾了,回到屋子里的时候,李龙刚泡完脚,正在擦。

顾晓霞习惯性的弯腰去把水盆端起来,出去倒掉后,进屋把门关好,放好水盆后先去看看明明昊昊的睡觉情况,再过来的时候问李龙:

“今年棉花咋样?我还是暑假的时候过去看了看,感觉长得挺好的。”

“就目前来看,还行。”李龙道,“不然的话,大哥也不会决定再开两百多亩荒地——就是菜副组东面那一片盐碱荒滩,有两百八十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