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9章 口碑风暴(1 / 2)

第2109章 口碑风暴

“好莱坞报道者”,4.0,“一部被安森-伍德拯救的作品。”

年轻气盛的奈尔斯,和私底下略显呆萌的性格相比,他的文字明显犀利尖锐多了,如同一把匕首。

精准而残忍地刺向胸口。

在这篇影评里,奈尔斯详细展开整部电影,他认为剥开那些光怪陆离的花哨,其实电影非常无趣——

一如电影投入制作之前在好莱坞持续碰壁的担忧,当传记电影的主人公依旧在世的情况下,电影就无法得到真正的解脱和自由,作品将承载拍摄对象的太多自我投射和自我辩解,继而丧失电影的灵魂。

眼前,就是如此。

这就是一部美化约翰尼-卡什和琼-卡特爱情的电影,甚至不惜丑化薇薇安、无视琼的前夫,仿佛他们才是命中注定的神仙眷侣,电影甚至在约翰尼十二岁的时候就通过收音机和报纸的细节埋下线索建立联系,制造出一种命运式的浪漫。

但显然,这让人物变得单薄,缺少了在婚姻里挣扎的复杂。

并且,撇开这点不说,曼高德作为导演也没有能够释放更多能量,最后还是演变为颁奖季命题作文。

可以明显看得出来,曼高德试图讨好学院评委而收敛锋芒,中规中矩地展开叙事,丧失了更多可能。

“无趣”,不是糟糕、也不是灾难,就只是单纯的无趣而已,这样的作品如同过江之鲫,每年都有一大批,没有意外的话,它会被淹没在颁奖季前仆后继的一堆作品里,到了明年就没有人记得这部作品。

然而,安森出现了——

“安森-伍德,就是这个意外”。

在奈尔斯看来,他对福尔松监狱现场表演的印象反而没有那么激烈,他承认,那场戏的确是高潮,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他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他知道安森现场演出的魅力,那是经过严峻考验的。

就他个人而言,他相信安森的真正突破其实是约翰尼神智不清登台演出而后晕倒的那场戏。

奈尔斯表示,他知道这很“老套”,完全就是颁奖季的闪光时刻,演员展现意识模糊神智不清走火入魔的表演,以这样的戏剧张力把演技“秀”出来;但他认为这场戏稍稍不同,安森的身上完全感受不到“力量感”。

换而言之,不是秀演技,而是真正模糊界限,游走于现实和虚幻之间,拖拽着观众和他一起坠入黑暗。

在这场戏里,安森彻底打破边界,让“安森-伍德”和“约翰尼-卡什”融为一体,所以电影里所看到的不是简简单单的约翰尼-卡什而已,这不是一次单纯的模仿秀,如同“周六夜现场”一样比拼谁的模仿最像,而是注入灵魂,把自己的一部分也融入约翰尼-卡什的身体里,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

的确,“与歌同行”试图美化约翰尼-卡什和琼-卡特命运式的爱情,但安森的存在却让这个故事拥有了更多可能。

一种在迷茫和痛苦之中的挣扎,从杰克到薇薇安再到琼,约翰尼一直在试图寻找方向,他是一个无用之人,他需要一个灯塔指引自己前行,杰克的去世、薇薇安的不解、琼的回避,这让他渐渐陷入黑暗的混沌,在生死边缘摇摇欲坠。

所以,在电影里,那些表演舞台的部分,奈尔斯从来不怀疑安森的能力,他相信安森能够百分之百地展现魅力;而真正令人眼前一亮的,则是那些日常和生活里普普通通的时刻,展现表演的功底。

一直到那场戏,天旋地转、目眩神迷,所有人跟着那个身影一起轰然倒塌坠入黑暗。

如果卢卡斯阅读到“好莱坞报道者”的这篇影评,估计会震惊地直接坐起来,原来艺术真的能够窥探到创作者灵魂深处的部分真实,音乐是如此、电影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