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从相对长远的角度来考虑,码头区的一些劳工、尤其是艾尔兰社区的部分劳工,就是比较好的替代选择之一。
所以韦恩给他们画的大饼,也就越来越具体。
比如一个劳工要是不想工作得离家太远,那么罐头作坊内部的加薪路线就是“长期雇佣”和“技术培养”,
其实也不过就是稳定雇佣再配上“底薪加提成”的那一套,额外还有工龄补贴和技术补贴之类,效率越高、干得越久、技术越好,收入也就相对越高。
要是表现良好又愿意离开码头区的,那么再考虑安排一批人到工坊那边去,
去那边每天都安排来回不太现实,管理也麻烦,因此相对应的也有补贴,横向比罐头作坊都略高一些,涉及到关键岗位的,待遇也肯定不一样。
工坊和罐头作坊要走的都是规模化路线,商业机密没那么多,分拆之后技术含量也不是那么大,正常人只要愿意干,应该都是能够胜任的,
而酱料和再生芝士配方之类的真正“商业机密”,在现代社会也有很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比如能掌握最关键工序的人都要“白名单”、并且每人仅负责其中的某一部分等等。
反正只要侦探社这个“主干”不出问题,罐头作坊和工坊就出不了大问题,侦探社对付坏人算是专业的,实在不行也不是玩不了脏的,
正经的商业竞争则主要靠技术革新和供货渠道,一般人没那么好学,有资格模仿的人也不可能完全不露迹象。
韦恩还愿意为雇员和他们的家属们,免费安排技术培训和通识学习,计划连管理也教一点,
工业化生产和传统作坊生产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前者会希望所有的员工都了解相关的具体知识,除了核心的机密以外,剩下的工序和重点大家掌握得越清晰越好、越熟练越好,完全没必要人为设限。
在现代社会,这一项甚至都不能算是员工们的“福利”,反而更像是一种“义务”。
“韦恩先生,你的是真的吗?只要为你工作,我的孩子就能免费接受教育?”
让韦恩有点意外的是,没想到除了能提供稳定工作和相对较好的薪水待遇之外,免费的技术培训和通识学习居然也是大饼里最被关注的部分之一。
想想也是,
美利加这年头针对贫民的通识教育,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夹带私货的教会学校来完成的,
而只能留在码头区抱团生存的非法移民们,有不少甚至都不愿意接触圣灵教会,这方面便全靠“家教”或者“胎教”了,不然在艾尔兰人的社区里,也不至于会有那么多人只会“外语”。
韦恩迅速地把历史上的一些有效做法回忆了一遍,很快就点头给予了正式答复:“不仅教育免费,我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午餐,这样或许也能够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完成培训的孩子也能够优先被雇佣。”
“免费的午餐?!”
“真的吗?!太好了。”
“我明天就把我儿子带过来一块干活!”
“喂,你儿子那么,来了也几乎赚不到工钱的。”旁边有人声蛐蛐道。
“蠢货,那也至少比整天在社区跟那些打手混在一块好。而且参与这里的建设,不定能优先入学。”另外的人在反驳他。
看到其中一部分“家长”听完之后兴奋的样子,搞得韦恩都有点迟疑,
唔……
要不要顺便再把“签订长期雇佣契约”,作为孩子们入学的要求之一?
好像也没必要。
童年的食谱是可以持续一生的,某种意义上这也可以作为对午餐肉的一种变相推广,还能偷摸着抵制黑帮,
而且这个思路一旦打开,“学校”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