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原名李白。
她从生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族,祖父是香港有名的乡绅,娶了四房太太,更有妾侍。
自,李碧华就住在有木楼梯的旧式建筑里,听过很多前尘旧事,如同折子戏,这些都成为她日后创作的素材和灵感。
后来她被称为“香港张爱玲”。
而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就是《霸王别姬》。
没错,就是后来陈皑鸽拍的那个,有传言是他爹拍的,换上了陈皑鸽的名字,这个不至于,他爹是帮了忙,但是东西确实是陈皑鸽的东西,到底,他也就这么一部东西。
而这电影当然是改编自,作者就是这位李碧华。
《霸王别姬》是她85年那会儿发表的一部长篇,或者再早一点,其实这本来就是个剧本。
什么情况呢?
大概是81年那会儿,导演罗启锐,后来《秋天的童话》的编剧,还编过《七福》《八两金》《岁月神偷》.
你从这些作品风格就能看出来,这是个非常有艺术气息的人物。
他初出茅庐准备拍一个电视剧,让当时他非常欣赏的李碧华帮忙写个剧本,李碧华就写了个剧本,名字就叫《霸王别姬》。
罗启锐看完觉得不错,就把这个《霸王别姬》拍成了2集电视剧。
反响一般般,后来李碧华一直惦记着这个剧本,就改了改,改成了一部长篇,在85年出版了。
然后就被张曼玉的经纪人陈自强看到了。
陈自强是香港非常有名的金牌经纪人,他手底下不仅有张曼玉,还有成龙、张学友、钟楚红、王祖贤、刘德华、梁朝伟、梁家辉、刘嘉玲、刘青云、吴君如一大批香港演艺界名人。
他人缘非常地好。
他70大寿的时候,香港发出雷暴预警,但是这些当年的演艺界名人,包括极少露面的张曼玉都赶到。
主要是因为他人特别仗义,为了保护自己手底下的这些艺人,顶着帮会的枪口为他们争取权益,非常的硬气。
当时也是他把成龙介绍给罗维,后面又一次次帮爱闯祸的龙叔擦屁股。
总之,陈自强看到《霸王别姬》这篇以后觉得非常好,他去找到找到徐枫。
徐枫是谁呢?
汤臣一品都知道吧。
那就是汤臣集团的产业,徐枫一开始是女演员,后来成了汤臣集团的董事长,非常有实力。
陈自强有一部非常好的叫《霸王别姬》,但他认为这部在当时只有徐枫有可能会拍,因为徐枫既是制片人又是电影公司的老板,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而且陈自强的考虑是,《霸王别姬》这部非常精彩,但是很多电影公司都会望而却之。
因为剧情类的电影,票房大多数都会赔钱。
徐枫听陈自强给她一通分析加推荐,也不由得心生好奇,赶紧把《霸王别姬》这本看了一遍。
这一看,就迷上了。
主要是故事本身就有魅力,涉及当时的禁忌题材,而李碧华的文笔同样是华语作家中顶级的。
挑两句给大家欣赏一下:
“.子中一围客人在座,见了喜欢的姑娘,便招招手,她款摆过来就座。高跟鞋、长旗袍,旗袍不是绯红,便是嫩黄。上面绣的不是花,便是柳,晃荡无定。”
“段楼和程蝶衣都上了点粉,穿青绸薄纱,软缎子长袍马褂,翻起白袖里。少年裘马,屐履风流。”
徐枫看完就震撼了,直接约出来《霸王别姬》的作者李碧华,找她谈了三天左右的时间,然后非常豪爽的把《霸王别姬》的改编版权买到了手中。
当时徐枫的电影公司已经拍了十几部电影作品,她们拿着这些作品在戛纳影展租了一个摊位售卖影片,在戛纳上,徐枫就认识了陈皑鸽。
当时陈皑鸽拍了个《孩子王》,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
这子能会道的,一下就把徐枫给吸引住了,随后她和同事就一起看了《孩子王》这部电影。
看完《孩子王》,徐枫就觉得这陈皑鸽是个人物,很有才华。
第二天她就约出来陈皑鸽,把《霸王别姬》这本拿给他看。
陈皑鸽不愧是凡夫俗子,看完觉得这是一本通俗,完全不感兴趣,根本没有什么想拍摄的意向。
当然了,这也不怪我们陈大导,其实这个时候的《霸王别姬》,单论情节,并不算写的有多么高明。
电影里面的程蝶衣,无论是跟菊仙争段楼,争风吃醋,还是给袁四爷做相公,这些行为,都化在了他的“戏”里,他是个痴人,从头到尾把自己当虞姬。
但是里,很残忍,程蝶衣很“俗”,他活在真实里,没有真正人戏不分过。
这就很不美了。
书里面程蝶衣看袁四爷被枪毙,是这么写的,他脸忽地涨红,半望半窥,因为这是他第一个男人,当初他见他,一双眼炯炯有神,肩膀曾经宽敞,现在是衰老的颓唐了,他第一个男人.
电影里面程蝶衣对袁四爷的死态度就很漠然,反应跟菊仙段楼没什么区别,非有什么感受,大概也只是对动乱的时代的一种茫然和恍惚。
他对袁四爷有什么算计呢?一点也无。
他又不是他的霸王,所以关他虞姬什么事儿。
也正是这种“漠然”让程蝶衣高贵美丽,我们才不会把这个袁四爷定位为“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