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复山河 > 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刺

第五百五十六章 、背刺(1 / 2)

襄阳城下,反王联盟。

“中原大地已经被搜刮干净,若是再拿不下襄阳城,大军可就要断粮啦!”

杀生王愤愤不平的道。

常年的战乱,给北方大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任由他们怎么搜刮,还是无法避免断粮。

为了养活部队,许多义军都吃起了人肉。

即便是如此,粮食危机还是悬在他们头上的利箭。

为了缓解危机,反王联盟一度分兵,企图跨过长江。

怎奈计划虽好,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

事实再一次证明,北方人不擅水战。

连续发起多次渡江作战,最后均以失败告终。

横渡长江都做不到,逆流而上夺取重庆,更不可能成功。

反倒是进攻汉中的队伍,意外取得了收获。

不过拿下汉中之后,又一次被关隘拦住了去路。

多路战线受阻,一下子把反王联盟逼到了悬崖边上。

“杀生王,你的这些都是废话!”

“在座的诸位,谁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可问题是怎么解决呢?”

“虞军水师封锁了长江,仅凭我们扎的那些木筏,纯粹就是给人家送战功!”

天云王没好气的回怼道。

相较于崩溃的北方,大虞在南方的统治,要稳固的多。

经历了一次白莲教之乱,吃了大亏的南方士绅,现在极端仇视义军。

为了自家的利益,这些地头蛇们,正竭尽全力帮官军守卫长江防线。

想要分化拉拢都不行,他们在北方干的破事,比当年白莲教还更甚三分。

“两位且先冷静一下。”

“如果是以往的时候,我们横渡长江确实很困难,但现在不一样。

北虏大举入侵,大虞朝廷正在从各省抽调兵力,赶赴徐州一线增援。

陆师在调动,想来水师也会跟着行动。

在虞朝那帮官老爷眼中,北虏给他们造成的威慑力,可比我们这帮泥腿子强多了。

只要敌人分兵南下,就会给我们留下可趁之机。

接下来只需扩大战线,除了从上游渡江外,还要把中下游地区纳入其中。

中原大地没有油水可捞,我们不需要考虑后路,也不用担心被敌人切断粮草。

对联盟来,襄阳的战略价值,此刻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与其在这里纠缠,不如猛攻安庆府,在敌人的长江防线上撕开一道口子。

纵使进攻失败,也可以和北虏联手,共同瓜分江北一众州府。”

三晋王顺势提议道。

勾结北虏,对他们这些人来,没有任何道德压力。

毕竟,麾下的士兵都开始吃人了,什么道德礼仪廉耻早就丢光啦!

为了生存下去,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仅凭自身的力量,无法突破大虞朝廷的防线,那就寻求盟友帮忙。

至于北虏做大的问题,直接被他们给无视了。

夺取天下之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完全没必要考虑。

“理论上是没错,可朝廷在江北部署了重兵,我们前些日子分兵东进,可是损兵折将。

官军固守城池,我们就算集结主力杀过去,一时半会儿也破不了城!”

逐鹿王摇了摇头道。

义军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却没有打过硬仗。

与其是他们夺取了中原,不如是朝廷主动放弃中原。

想要训练精锐,糟糕的后勤体系,也不允许他们这么干。

义军的主要战力,全是从战场上杀出来的。

这种部队单兵作战能力很强,遇上大规模团战,他们就抓了瞎。

除了少数老兵外,大部分义军士兵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性训练,反王们更不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

百万义军听起来牛逼轰轰,实际上因为中高层头目素质的缘故,光日常调度都困难重重。

很多军令,从上面传递到

渡江战役的失败,一方面是虞军水师厉害,但更多还是义军内部政令混乱。

约好的同时多点发起进攻,让官军首尾不能相顾。

结果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大家都有各自的算盘,以至于最早发起渡江的部队和最晚行动的部队中间差了足足七天。

这么长的时间,别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官军水师沿着长江跑两圈都够了。

如果失败后,能够吸取教训也可以。

怎奈各路反王只是暂时联合,心里都有各自的算盘,一个个都在保存实力。

大家都想算计别人多出力,自己却带着部队在战场上磨洋工,能够打胜仗才有鬼。

“诸位,局势都到了现在这一步,你们还要内斗么?”

“朝廷的局势一旦稳定下来,要不了多久,就会组织新一轮的围剿。

官军的战斗力虽然两极分化严重,但里面的精锐,也是真的厉害。

北虏入侵是破局的最佳时机,倘若大家继续保存实力,错过了这次机会,后续就等慢慢死吧!”

高运良一脸冷漠的道。

作为义军盟主,却管不住

本以为能借助联盟的力量一飞冲天,万万没想到盟主的身份不仅没给他带来多少利益,反而赔进去了不少物资。

像这种日常聚会,所需的开销,可全都是这位盟主在承担。

他们这些反王都是惜命的主,每次出来都要带上几百名亲兵,这些人都要好酒好肉的招待。

前面不觉得怎么样,随着物资的日益匮乏,他也不想继续当这个冤大头了。

……

重庆府。

“教主,消息打听清楚了。

北虏攻破了顺天府,前方战事吃紧,朝廷从四川抽调了两镇募兵。

驻扎在重庆府的募兵,现在仅剩左军参将所部,总兵力不超过五千人。”

干瘦男子一脸兴奋的道。

作为白莲教残部,自从官军收复蜀地之后,他们就过上了朝不保夕的日子。

唯恐哪天被官府发现,惹来灭顶之灾。

幸好大虞朝的破事多,地方官们除了捞钱,就忙着争权夺利。

对他们这些丧家之犬的追捕,并没有那么上心。

渡过了最初的彷徨期,脱胎于白莲教的燃灯教,悄然无息的在蜀地诞生。

出于安全上的考虑,他们没有把总部放在成都府,而是选择了多省交界的重庆府。

为的就是官军一旦围剿,他们可以在最短时间,前往临省暂避。

涉及到跨省追捕,光走程序就要几个月,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他们躲藏起来。

或许是因为运气好,又或许地方官太废物,燃灯教建立之后,硬是没被官府注意到。

安然无恙的渡过了几年时光,燃灯教也从一个百来人的团体,逐步发展壮大成为蜀地最大的造反团伙。

拥有教众二十余万人,遍布蜀地多个州府。

过安分日子是不可能的。

同众多白莲教组织一样,只要发展壮大了,就会想着造反。

“嗯!”

“传令下去,让我们的人最近都安分点儿,不要给老子搞事情。

官军才刚刚离开,等他们抵达了徐州前线再!”

庞素衣当即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