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晨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崔灿灿单位食堂后厨已经亮起了刺目的白炽灯。不锈钢操作台上堆着小山似的新鲜蔬菜,胡萝卜缨子还带着清晨的露水,红辣椒在灯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
\"又换帮工了?\"崔灿灿揉着惺忪的睡眼,看着那个正在切土豆丝的陌生身影。案板上的土豆丝粗细不均,有的像筷子,有的却宽厚得像薯条。
正在熬粥的大厨老周重重地叹了口气,围裙上沾着昨晚炸油条的油渍:\"可不是嘛,上个月新来的小李嫌太累,干了不到半个月就跑了。现在这个是劳务市场临时找来的,听说以前在工地食堂干过。\"
崔灿灿无奈地摇摇头,她在这个单位工作三年了,见证了食堂厨师和帮工像走马灯似的换。刚来的时候,食堂有个手艺精湛的张师傅,他做的糖醋排骨酸甜适口,土豆烧牛肉软烂入味,每天中午食堂窗口都排起长龙。可后来张师傅嫌工资低,跳槽去了待遇更好的酒店。
\"叮铃——\"食堂的铁门被推开,采购部的王姐风风火火地闯进来:\"老周,今天送来的五花肉又少了两斤!\"她把采购单重重拍在操作台上,纸张被震得微微发颤。
老周手里的锅铲顿了顿,眉头拧成了疙瘩:\"这都第几次了?上次送来的青菜也不够秤。\"
\"还不是因为采购预算一压再压,现在的供货商都精得很,缺斤少两是常事。\"王姐摊开双手,一脸无奈,\"领导说要控制成本,可这样下去,菜的质量根本没法保证。\"
崔灿灿在一旁听得直皱眉。她记得以前张师傅在的时候,采购的食材都是精挑细选,虽然成本高些,但做出来的饭菜确实好吃。现在为了省钱,食材质量下降,厨师又频繁更换,食堂的饭菜越来越难吃。
正说着,行政部的小刘急匆匆跑进来:\"老周,今天中午多加两个菜,临时来了十个外单位的客人。\"
老周的脸瞬间涨得通红:\"这不是难为我吗?就我和一个新来的帮工,怎么忙得过来?\"
小刘也是一脸为难:\"我也没办法啊,领导临时通知的。要不...您看能不能让崔灿灿帮忙打下手?\"
崔灿灿正在择菜的手僵住了。她虽然在食堂帮忙,但本职工作是行政文员,现在每天上班前要提前一小时来食堂帮忙,下班后还要留下来收拾,已经快吃不消了。
\"算了算了,我尽量吧。\"老周摆摆手,额头上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他转头对那个帮工喊道:\"小王,速度快点,把这些配菜都切好!\"
整个上午,后厨都弥漫着紧张忙碌的气息。老周一个人要同时操作三个灶台,煎炒烹炸忙得团团转。新来的帮工小王显然经验不足,不是把盐放多了,就是把菜炒糊了。崔灿灿在旁边帮忙装盘、递调料,累得腰酸背痛。
中午十二点,食堂准时开饭。窗口前很快排起了长队,员工们看着今天的菜色,纷纷皱起了眉头。
\"这炒青菜怎么这么咸?\"
\"红烧肉肥得流油,根本没法吃。\"
\"唉,又怀念张师傅做的饭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