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抗日卖军火 > 第1030章 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行动

第1030章 日本人在太平洋上的行动(1 / 2)

()

这一时期,欧洲列强与美国都已注意到夏威夷群岛的战略地位,而夏威夷大岛的面积优势使其成为各方觊觎的焦点 —— 控制大岛,就意味着掌控了太平洋中部的关键补给与战略纵深。

19 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夏威夷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夏威夷大岛的战略价值被进一步发掘。随着美国西海岸开发与跨太平洋贸易的繁荣,夏威夷群岛成为美国连接亚洲的重要跳板,而夏威夷大岛的广阔面积使其具备建设大型港口、军事基地的潜力。

1874 年,美国通过商业互惠条约,获得了在夏威夷的多项特权,随后开始关注大岛的军事开发可能性。不过,由于大岛距离美国本土较远,且基础设施薄弱,美国最终选择先强化瓦胡岛的军事部署,珍珠港的建设正是这一战略的体现。

但即便如此,美国仍未放弃大岛的战略布局,他们在岛上鼓励发展蔗糖种植园,既为美国市场提供原料,也通过经济控制间接掌控大岛的战略资源。

这一时期,夏威夷大岛虽未成为行政中心,却凭借面积优势,成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经济与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 其广阔的土地不仅能提供大量农产品,还具备容纳大型军事设施的潜力,这种价值在二战前已被美国军方明确认知。

1898 年,夏威夷正式并入美国,成为海外领地,行政体系延续了此前的格局,火奴鲁鲁仍为行政中心。

此时,瓦胡岛已成为美国在太平洋的重要交通枢纽与军事基地,珍珠港的建设逐步完善,而夏威夷大岛的战略价值则随着国际局势的紧张进一步提升。

20 世纪初,美国军方开始对大岛进行更系统的勘察,计划将其打造为太平洋舰队的备用补给基地与训练场所。

大岛的面积优势在此刻凸显:广阔的海域可进行海军演习,大片未开发的土地可建设机场、弹药库等军事设施,且远离人口密集的瓦胡岛,安全性更高。

这一时期,大岛的农业与畜牧业也持续发展,为美军提供了稳定的粮食补给。相比之下,瓦胡岛虽面积较小,但已形成成熟的行政、军事、商业体系,作为首府的地位愈发稳固,而夏威夷大岛则以其独特的战略价值,成为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不可或缺的 “战略支撑点”。

二战爆发前,夏威夷大岛的战略价值已全面显现:它既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重要补给来源地,也是潜在的军事训练与部署基地;其广阔的面积使其具备应对大规模战争的潜力,可容纳更多军事力量与物资储备。

而瓦胡岛作为首府,凭借长期积累的行政基础、人口规模与交通优势,成为美国管理夏威夷的核心。这种 “行政中心在瓦胡,战略核心藏大岛” 的格局,并非偶然形成 —— 瓦胡岛的行政地位源于历史发展的积累与地理枢纽优势,而夏威夷大岛的战略价值则植根于其无可替代的面积优势与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