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天骄宣誓,台下便响起一阵低沉却有力的应和之声,那是他们同门的支持,亦是所有参会者的共鸣。
年轻人的声音或许还带着些许稚嫩,但其中的决心与勇气,却如山呼海啸,汇聚成不可阻挡的洪流。
最终,所有的目光,台上台下,皆聚焦于一人身上。
鹿闻笙,身为正道魁首,立于碎玉台的最前方,烟霞缭绕其身,却无法模糊他的身影。
他今日未着繁复礼服,仅是一身素净却挺拔的魁首常服,衣袂在微风中轻轻拂动。
他的面容平静,目光却深如寒潭,缓缓扫过台下万千面孔,扫过那一片片沉默而坚定的目光海洋。
他站立的位置,是代代先贤曾站立的位置,是注定要承受最多目光、最多期望、亦是最多重压的位置。
碎玉台无声,却仿佛有无数英灵在注视,在低语。
这不仅仅是一场战前动员,更是一场蓄谋已久、关乎存亡的棋局终盘落子。
在那更高处,或许有冰冷的目光俯视着这一切,视苍生如蜉蝣,视此战为劫数。
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棋盘,是高高在上的目光下,苍生蜉蝣千千万的献祭。
而这碎玉台,这台下的万千修士,台上的年轻魁首,便是要以这“宁为玉碎”的决绝,去向那既定的命运,向那高高在上的目光,发出最铿锵的反抗!
焚香袅袅,青烟直上,祭奠的是百年前、千年来为此付出性命的同胞先烈,宣告的是今日之辈同样不惜此身的决绝!
他只是那样站着,便已是一座山的重量,一道光的方向。
碎玉台上下,云聚而来的天下英豪,皆在此刻,凝成了一块无可摧折的——玉。
宁碎,不弯。
————
鹿闻笙立于碎玉台巅,顺阶而上,烟霞缭绕如带,却拂不去他眉宇间凝重的山河之重。
他垂眸,目光如静水深流,缓缓掠过台下万千张面孔。
那些或熟悉、或陌生,却同样燃烧着灼灼信念的眼眸,如同暗夜星辰,汇聚成一片不屈的银汉。
他的视线,最终定格在几个身影之上。
那是曾于命运歧路上徘徊,险些坠入深渊的故人。
目光首先落及季晏礼。
彼时困于心魔、剑心蒙尘、几欲癫狂的季晏礼,如今一身挺括的问仙宗首席弟子服饰,墨发高束,眼神清冽如淬火寒锋,静立于众弟子之前,沉稳如山岳。
原着笔下那曾几乎将他撕裂的阴鸷与挣扎,已被一种更为内敛、更为坚定的锐意所取代。
两个影像微微重叠,却又泾渭分明。
他的视线与宋闻撞上。
那家伙还是那副跳脱模样,即使在如此庄重的场合,仍不忘冲他挤眉弄眼,嘴角噙着一丝惯有的、仿佛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懒洋洋笑意。
恍惚间似看到另一条命轨上,他无声无息倒在阴湿角落,热血冷透,成为一场卑鄙阴谋的牺牲品,所有的嬉笑怒骂皆化为死寂。
而此刻,他完好无损地站着,生机勃勃,那跳脱的眉眼间,是对未来毫无阴霾的信任与无畏。
视线微移,落在稍远处的章知许身上。
他正下意识地抬手,似乎想挠挠后颈,动作做到一半,恰撞上鹿闻笙的目光,顿时一个激灵,仿佛上课开小差被先生抓包,迅速放下手,挺直了原本有些松垮的背脊,努力做出最庄重的姿态,脸上还带着一丝被发现的赧然。
鹿闻笙却想起原着的描写画面——宗门倾塌、烈焰焚天的爆裂之声,眼前这人为了护住身后修为更弱的师弟妹,毅然决然返身冲向魔潮,最终被吞没……如今,他只是因一个小动作而不好意思,依旧完好地站在煦日春风里。
最后,他看到了金见闲。
那个曾在阴影里蜷缩、自我厌弃、连目光都不敢与人对视的怯懦少年,如今站得如修竹般笔直。
雪肤墨发,英气勃发,那双曾总是低垂躲闪的乌木眸子里,此刻清亮有光,是一种从泥泞中挣脱、彻底洗去尘埃后焕发出的自信神采。
他甚至对鹿闻笙露出了一个清浅却无比坦荡的笑容。
这与原着中那个最终在唯唯诺诺中耗尽天赋、寂然陨落的影子,何其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