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颠覆与希望
柳夫子将那拗口生僻的音节,依照小宗翰所授的拼音规则,有些生涩地念了出来。
那声音在寂静的明伦堂内显得格外清晰。
一时间,全场陡然寂静下来。
落针可闻。
孔达手中捻着的胡须忘了放下,虞南风半张着嘴,眼神直勾勾地盯着那纸上陌生的符号,而其他几位大儒更是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这……这看似鬼画符般的符号,组合起来,竟真能准确无误地指向一个字的读音!无需师承,无需口耳相传,只需掌握这套规则,便能自行拼读?
“妙……妙啊!”
柳夫子最先回过神来,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他猛地看向那些底稿,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此……此‘拼音’之法,简直是启蒙至宝,功在千秋啊!”
他快步走到王平面前,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
“若蒙学孩童皆习此术,识文断字之门槛将大为降低!天下寒门学子,亦可凭此自学识字,这……这……”他“这”了半天,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心中的激动。
孔达也长舒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沉声道:
“不错。以往蒙学,先生需逐个教习读音,费时费力,且口音难免有差。
若有此统一之标音法则,则字有定音,音有定法,于文字音韵之统一,大有裨益!王平这孩子,又立下一大功了!”
虞南风没说话,只是拿起那张底稿,又看了看一脸天真烂漫的小宗翰,再看向王平时,眼神复杂无比。
他自负才学,于音韵一道也颇有研究,却从未想过能有如此简洁、系统且高效的标音方法。
这王平,其思维之奇诡,涉猎之广博,简直非人哉!
身后几位师兄弟们,看着几位激动不已的大儒,苦笑两人无奈道:
“王平师弟还说,这是他偶然所想,让大家完善完善,这小子还是这般谦虚,这还有什么完善的,精简且有极高效率,这小子......”
“偶然所想?”柳夫子声音都提高了八度,一脸酣畅淋漓的道:
“以这小子的秉性,怕是早就准备好了,只是藏着没拿出来罢了,不然可不会教给小宗翰,教书育人这种事上王平可不会犯错的。”
说着又叹了口气,道:
“说着,也怪老夫,明知道王平秉性,竟然还怕他犯错,让这小子跑了,不然可得抓住再好好问问。”
一旁,孔达爱不释手地拿着那张纸,仿佛捧着稀世珍宝:
“此法必须推行,必须尽快推行!当奏请陛下,颁行天下各州学府学!”
明伦堂内顿时议论开来,众人都沉浸在拼音之法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兴奋中。
小宗翰看着大人们激动的样子,虽然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但看到小叔被夸赞,也开心地咧开了嘴,小手紧紧的捏着衣角,小脸微红。
虞南风看着小宗翰,忍不住伸出手刮了刮小宗翰的鼻子,羡慕道:
“没想到啊,你这小家伙这般小小年纪,便能名留青史了,拼音标注,在历史上你可是第一个哦!”
“啊.....”
小宗翰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他现在可不明白名留青史意味着什么,不过看着虞爷爷的神色,反正很厉害就是了。
他只是被小叔教了一下就这样了,小叔岂不是更厉害了,那小叔现在不在这,怎么办呢!
小宗翰小脸当即皱巴巴的,他以为王平不在明伦堂里,就少了王平的功劳。
他忽然忆起一事,觉得此刻说出,定能让爷爷们更知小叔厉害,肯定不能少了小叔的许多功劳,便仰起小脸,带着孩童特有的炫耀,清脆开口:
“柳爷爷,孔爷爷,小叔还说过一件事,听说那个与这拼音的意义标注一般无二,而且若是两者加起来,作用很大很大呢,比天还大!”
“哦?”
“还有这种事?”
柳夫子闻言,立刻摆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眼中露出惊喜之色,又怕吓到小孩子,便绷着脸,淡淡的道:
“小宗翰,那快说给爷爷们听听!”
众人看向小宗翰,此刻激动的心脏怦怦跳,若是与拼音标注有一样的效果,那该是何物啊!何等神奇啊!
小宗翰点了点头,歪着头边想边道:
“小叔说,要是能编一本很厚很厚的书,把所有的字都收进去,每个字都用这个拼音标出读音,再解释清楚意思,还要写上怎么用、能和哪些字组词……
他说,这样的书和拼音合起来用,只要学会了拼音,就算没有老师,自己也能对着这本书认识所有的字!
遇到不认识的字,也能从这本书里找到它的拼音和意思,小叔说,这叫…叫‘字典’!”
“对,字典,小叔说是汉字典籍的意思,收录所有字,所有意,还有出处,部首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