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笑道:“魏爱卿句句在理,朕不得不佩服。朕徇私溺爱而忘记公义,方才恼怒之时,自以为是,等听闻魏爱卿的一席话,方知毫无道理。身为君王讲话怎能如此草率?”
王远带头行礼道:“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此事就算揭过去了,李二为掩饰尴尬,转移话题:“法令不可多次变更,多变则烦苛,官员们难以全记;且前后不一致,胥吏得以钻营犯法;今后变更法令,均需谨慎行事。”
“陛下圣明!”
随后,李二又拿出王远所说的军衔制,让众大佬商议,最后一致通过,只是王远提出的当兵必须削发,遭到阻碍,众说纷纭,未能达成一致,李二决定拿到朝堂上商议。
翌日早朝,军衔制很简单便通过了,因为他们郁见过特种兵与百骑的军装,看着确实英姿飒爽,威武雄壮。
因为以前的各地府兵统领有的称为折冲都尉,有的称为统军,从此全部更名为折冲都尉,别将更名为果毅都尉。
以前府兵的兵甲装备俱是自己筹备,因为国库有钱了,且装备也都要更新换代,从此装备便由兵部配备,平时入库,由各折冲府统一管理,训练和战时发放,之后收回。
折冲府的职能也就相当于后世的武装部,每年冬季,折冲都尉统率下属教习演练,应该给马的由官府出钱自己购买。凡应当宿卫者轮流值勤,兵部根据距离远近排班,路远的轮值次数较少,路近的轮值次数较勤,均一个月一轮换。。
最后关于削发的问题,王远先例举了长发的坏处和削发的好处,比如今年的疫疾,长发容易藏污纳垢,引起疾病,特别是军中,最易互相传染。
短发卫生又便捷,特别是战场上,长发容易成为士兵的弱点,古时的匈奴,今时的突厥和吐谷浑的骑兵大多都要剃发,虽不是完全剃光,但也是为了方便骑乘征战。
一番言论说的许多官员点头认可,特别是那些突厥和吐谷浑的官员,而那些反对的官员无非是以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作为理由。
王远说道:“我知道要改变这种传统观念不易,你们设想一下,若是你们的子嗣在战场上因为长发成为破绽而战死,你们作何感想?他们的发肤也是受之于你们。”
“这……”
王远问的他们哑口无言,无从反驳。
“这样吧,不如将削发的利弊以告示的形式张贴,和刊登到报纸之上,征求百姓的意见,若是绝大多数赞成削发,军中再推行如何?”
“灞国公言之有理,微臣附议!”
“老臣附议!”
接下来几天,随着告示和报纸的张贴发售,各坊市、茶楼、酒肆等都议论开来。
收集上来的信息竟然是九成以上都是赞成,毕竟是头发重要还是性命重要,人人都分的清。
顿时各卫开始了换装和剃发,军衔制的改革顺利地推行下去。
应王远的请求,这天早朝结束,李二于太极殿中举行授衔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