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二便看出了端倪。
原来奏章的格式千篇一律,开头堆砌辞藻,一大堆的歌功颂德,结尾又是一通感恩戴德,真正说正事的仅仅中间一小段,王远只看这一小段就完事了。
李二眼前仿佛打开一片新天地,转身默默地走了。
这也难怪李二就爱看那些华丽的词藻来歌功颂德,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以致于前几年累的多次病倒,这两年将大部分奏章交给李承乾,这才轻松了下来。
看到王远批阅奏章,这才知道,原来做皇帝也可以很轻松的。
李二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没带走一片云彩。
回到两仪殿翻起了奏章,按照王远的方式,坐了一天将奏章看完,中午都在殿内用膳。
最后一个简易奏折,打开一看,是王远写的。
上面写着,大唐官员上书奏事理应为国为民,怎能成为因琐事互相攻讦的工具?简直是市井小人,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李二这才发觉,最近这些奏章近半是一些官员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互相攻讦。
一开始李二还想给他们辨别是非,此时一想,自己一国之君以及政事堂一众大唐宰相,岂是管你们那些琐事之人?
放下奏章,才看到外面天色已经黑了,起身说道:“回甘露殿用膳!”
王有德吹熄煤油灯,提着马灯在前面引路。
吃完饭,李二问道:“王有德,那些官员学车之时可有事发生?”
王远德小心地说道:“回陛下,据魏王的人说,近些时日那些官员似乎对魏王不敬,大多轻视于他,以至于魏王欲学车而不可得。”
李二心中微怒,却不显于色。
翌日早朝,李二便怒声说道:“朕广开直言之路,乃为了有利于国利亍民,然而近来上书奏事者多攻讦他人的琐细之事,自今日之后还有这么做的,朕当以奸佞小人问罪!”
退朝之后,李二又将那些三品大员召到两仪殿。
李二坐定之后,喝了口茶,说道:“宫中禁苑非诸卿练习开车之所,诸卿若要学车,出宫之后另寻他处!”
“陛下恕罪!”众大佬自知理亏,知道在宫中学车确实有违卫禁律,纷纷谢罪。
李二厉色道:“隋文帝之时,一品以下皆被诸王所羞辱操纵,难道魏王不是帝王之子吗?朕只是不想听任皇子们横行霸道,听闻三品以上大臣都轻视他们,朕若纵容他们,岂能不羞辱你们吗?”
“陛下恕罪!”房玄龄等人俱是惶恐不安,冷汗直流,拜服谢罪。
惟独魏徵正色说道:“微臣思虑当今群臣,必不敢轻视魏王。依照礼仪,大臣与皇子都是一样的。《春秋》曰: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周王的人即使微贱,三品之上俱是公卿大臣,陛下素所尊崇礼遇。如若纲纪败坏,固然不必言说;圣明在上,魏王必无羞辱大臣之理。隋文帝骄宠其诸子,使得他们多行无礼,终被全杀,岂值得后人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