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小吃车的生意彻底爆了。
一早上的功夫卖空两锅卤味,大米饭、大馒头全部告罄。
工厂正对面一堆摊子没生意,看着小吃车上人来人往生意络绎不绝,恨得牙根痒痒又惹不起,眼睛都绿了。
“哼!”老四一早上一根油条没卖出去,怄的要死,忍不住低声诅咒:“卖那么贵!傻子才吃呢,都是图新鲜,等这阵儿新鲜劲过了小吃车的车钱都挣不回来,有她们哭的!”
小摊小贩是价格低廉的代表,老四兄弟摆摊和别的摊贩一样,只一味压价,从没想过通过提升服务、提升质量、提升口味,从而提升价格。
一个人的眼界往往预示着他能走多远,老四兄弟也就在这工厂门口堵着混日子了。
只是以前好歹能挣个饭钱,现在却是戚风冷雨照常吹,一毛钱也没得挣,这让一向过一天算一天的兄弟俩也忍不住心急起来。
老四就不明白了,瞧着那经营小吃车的一家子穿着也不像穷苦人,干点儿啥不好?非要跟他们兄弟抢生意!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不是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吗?
本来就是吃光用光的那一类人,眼看着快过年了兜里一分钱没有,就指着这最后的一个月挣点过年钱呢,却不想半路杀出辆小吃车,把生意全给截胡了!
老四兄弟蹲在一起,眼巴巴看着小吃车前生意兴隆,越看越气。
一直枯坐到中午十二点,眼看人就是不往这边走,确定今天是争不过这小吃车了,三儿骂了句娘,站起身来招呼弟弟背着炉子往家走。
“还好年底工厂隔三差五就放电影,今天晚上又要放,咱们赶紧回去煮点儿花生炒点儿瓜子,晚上指定能把损失捞回来!”三儿拍了拍蔫巴巴的弟弟脑袋,安慰道。
“放电影!”老四来了精神。
他们兄弟在这工厂门口摆摊已有小半年了,期间一共遇到过四次放电影,每一次不说大赚特赚,也能顶卖五六天炸油条的,说啥不能错过。
不仅兄弟俩,因小吃车的出现影响了生意的摊贩不少都选择回去炒瓜子,希望今天晚上可以拉回这两天的损失。
小摊贩也有小摊贩的生存之道,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经营的位置灵活,经营的品类灵活,人也灵活。
没理会对面逐渐减少的摊子,秦小妹闲下来就削竹棍儿,陈母也一块儿干,俩人动作很快。
于老大估计是最后一个知道工厂要放电影的人。
他着急忙慌跑过来,还没开口就见秦小妹在削小棍儿,满脑袋都是问号。
“哎呀!你整这玩意儿干啥呀?知道吗?今天厂子里要放电影呢!咱们现在赶紧上供销社整几斤瓜子回去炒炒还来得及,到时候拿去卖指定来钱!”
在老于前头摆摊卖馄饨的大哥是个厚道人,他自己也兼职放电影的时候卖煮花生、炒瓜子,见着老于苦哈哈眼巴巴还等着人来吃手擀面,没忍心提醒了他一句。
这是真遇见好人了,老于千恩万谢后第一时间跑来告诉妹子一家这个好消息。
秦小妹闻言二话不说,分了一大把竹片给舅舅削,自己手上的动作一刻不停。
“正要去找舅舅呢,知道时间紧就赶紧削吧,待会儿把摊子收一收,小吃车在厂门口卖卤菜,咱背背篓去礼堂门口卖,分工干,多挣钱多分钱。”
早在听说厂子要放电影的第一时间,秦小妹就知道老于家挣不下这份儿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