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是,港城人,有老鼻子钱了,怎么可能住鸽子笼呢。
李涛飘飘忽忽地畅想着,至于说媳妇儿有没有被凿过,已经不重要了。
爱情,哪里有国外的月饼香。
别说他一个县级首富之子了,这年头就算是那些高级知识份子,甚至是富豪之家,也是一个鸟想法,宁可去国外刷盘子得自由,也不要****
唐河看着杜立秋唾沫横飞的模样就来气,忍不住怒道:“你在那吹什么牛逼?”
杜立秋一梗脖子:“我吹什么牛逼了,你就说,真要是咱打招呼,龙哥能不能照顾吧!”
这还用说,龙哥铁照顾的啊。
昨天还发来电报,说是姜月娥,就是在西山落魄的时候,曾经帮过他们的那个姑娘,已经安顿好了,拿着港城的身份牌不说,还在一部叫什么列车的电影里给安排了一个角色。
但是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能乱说吗。
唐河瞪了杜立秋一眼,跟李涛打了一个招呼,然后领着人就走。
李涛赶紧点头哈腰地跟了上来,一路说着好话,还非要请唐河喝酒吃饭,还拽着孙梅梅不停地使着眼色,让她赶紧上来说几句好话。
孙梅梅顿时眼睛一亮。
偷归偷,现在不一样,这是奉老公之命勾搭男人呀。
孙梅梅立刻拿出十分骚意,袅袅上前,结果被唐河一把按在脸上推开。
“一边去,回家回家!”
唐河带着两兄弟就这么走了。
李涛急得直蹦,忍不住向孙梅梅抱怨道:“他们怎么就这么走了啊,你还能不能当港城明星啊。”
孙梅梅看着这个男人急切的样子,暗自撇嘴,忍不住说道:“唐河的本事你又不是不知道,龙哥在他们村拍戏的事儿,整个牙林都知道,你真想那么去港城,要不要把我送他炕上去!”
李涛的眼睛一亮,刚想说行,可是男人的面子嘛,这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只能给个眼神,请你自行领悟好了。
唐河现在也没啥事儿了,秋收结束,冬雪落实之前,正处于秋藏阶段。
大兴安岭这边好歹山上还有活,还能挣一笔。
要是换到大平原上的农村,就该是猫冬儿了。
唐河其实也挺忙的,自家入秋之后,碎咸菜腌完了,但是过冬最要的酸菜正是入缸的时候。
自家腌还不算,还有秦爷家呢,秦爷家的酸菜腌完了,再拉几车大白菜去镇上,姐姐唐玉家还得腌呢。
不管是酸菜也好,咸菜也好,这两样东西,是东北人熬过苦寒冬天必不可少的两样。
唐河领着林秀儿和沈心怡,给姐姐的几口大缸都腌满了酸菜。
活都忙完了,唐河躺在炕上,喊了一声孔姐,给擀点面条呗。
唐玉这不是开了一个小卖店嘛,到了夏秋的时候,还要收一些蘑菇之类的山货,自己忙不过来,就请了一个帮忙的大姐。
孔大姐三十多岁,模样一样,长得白胖的,跟他男人从东山省过来投奔亲戚的。
就是男人命不好,前几天一场急病,就是拉了三天肚子,没当回事儿,结果一下子就没了,头七还没过呢。
本来唐丽让她多歇一阵子的,但是她闲不过,过来帮着腌酸菜的。
而且,孔大姐最擅长的就是东山的面食,特别是手擀面。
同样的面,同样的做法,但是孔大姐做出来的面条,斤道弹牙。
用白菜木耳黄花菜和碎粉条子做出来的卤子,这种打卤面,唐河能吃到撑得走不动道。
孔大姐应了一声,一米多长的擀面杖在手上翻飞着,压出直径得有一米的面片,再几番对折,用刀切成半指宽的面条。
不光是唐河能吃三碗,就连林秀儿和沈心怡都能吃两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