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做那么多事,还不都是你们在一旁帮着?”
说着,听锦善提起中秋节礼,苏淡云当即就想起了一件事来,忙又问道:“对了,给师父和穆老叔的节礼都备好了吗?”
锦善怔愣了下,回道:“这事奴家今日还没跟进,夫人莫急,奴家这就去问问。”
苏淡云颔首,看着锦善风风火火出了屋子,想到数月未见的师父,思念不由得就浮上了心头。
说起师父,五年前他老人家特意从云州赶到京城参加了她的婚礼。
苏淡云父母早亡,寻常小娘子出嫁时,父母殷殷叮嘱送女出嫁的许多场景本是无法经历的。
然成亲当日,师父却将父亲该做的全都给一一做了,很好地填补了她在亲事上的一大遗憾。
师父跟她一样都有着上一世的记忆,深知她上一世的各种不易,在送她出嫁当日,师父扶着她含笑对她说一切都好起来了,往后会更好的。
当时她虽看不清楚,却能听出师父在跟她说那些话时,肯定是笑中含泪,万般感慨。
之后又听见师父转过去对燕乘春郑重嘱咐,让其务必要好好待她,要不然他会立即回来将人领走,毫无商量余地。
她静静听着,红盖头下的脸早已哭花,上花轿后泪水更是大雨滂沱一般,直到进了宣平侯府才堪堪止了眼泪。
后来她跟燕乘春证实过,师父当日说话时确实就是眼眶红红泪光盈盈,甚至在看着舟哥儿将她背上花轿时还悄悄落下了两行清泪。
这番场景,除了燕乘春看到,当日前来观礼的祈姝兰和夏清允她们也都看清楚了,还感叹他们师徒情深,师父他老人家就跟其他送女出嫁的老父亲别无两样,让她听着就又忍不住感动得潸然泪下。
可惜她成亲后,师父说这趟是特意为了她的亲事而来,穆老的治疗进入了关键阶段,他必须尽快赶回去,故而只待了半月就又离开去了云州。
她虽想师父一直留下,好让其赡养着安度晚年,然她也深知穆老的死是师父上一世最大的遗憾,最终她只能含泪送别,一句挽留的话也都没能出口。
之后她时不时就去信给师父问候,并暗戳戳提及让其日后到京城来,给她一个机会好好照顾他之余生,甚至像燕乘春那般以珍稀药材和古籍医书相诱。
但师父说自己闲云野鹤惯了,困在京城实在不适应。
她为此很是难过了一阵,但前年冬日她突然收到师父来信,告知穆老身体情况已经稳定。只是蛇影山阴气和湿气过重,实在不便他调养身体,若能搬到气候干爽之地,再照他的方子持续调理,再活个十年八年肯定不成问题。
他老人家之前游历各地,记得赵州东北青山延绵,环境清幽,气候更是干爽宜人,深思熟虑之后,经他的不懈努力,已说服了穆老随他北上,两人将在来年春日动身前往赵州东北一带。
她一收到信就立即拿出舆图仔细研究,发现从京城去往赵州东北处的山区,来回竟然要十日以上。虽说比起云州,这点距离已经大大缩减,然跟她的愿景却依然相差不少,不觉就有些失落。
恰好燕乘春下值回府,瞧见她对着舆图精神恹恹,就到她身边溫声软语关心。
听她说罢情况,燕乘春不疾不徐地笑着指向了舆图上京成北郊某处,说是赵州东北一带跟京城以北的气候相差不大,那处不管是气候还是环境,都能符合师父的要求。
刚好那边有处别院最近正在出售,面积虽不大,环境却是极佳,十分适合隐居。若师父他老人家同意,他就把那处别院买下,供两位老前辈在那处安享晚年。
苏淡云喜出望外,夫妻俩很快商定,立即就去信告知,信中除了提到那处别院,还提到会在那别院建一处藏书阁,并附送诸多珍贵医书典籍。
师父终究还是抵不过这巨大的诱惑,同意了爱徒的安排,并于次年初夏时顺利到达了京郊东北处位于彩云山上的别院,至今已在那别院度过了一年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