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终于换回了四千万斤玄胎铁,这些玄胎铁被陆续运回星辰峰的箭矢工坊,经工匠们熔炼、锻打、淬火、刻符,最终制成了八百万支玄胎铁箭矢,加上此前用七百万斤玄胎铁打造的一百四十万支,星辰峰储备的箭矢总量直接达到九百四十万支。
即便补充了二十万枚养元丹,后续箭矢的持续锻造、弓弩的维护修缮,以及工匠们的日常酬劳,仍需要大量资源支撑,陈序不得不动身前往渔城,用珍藏的东极海珍材置换资源。
抵达渔城后,陈序暗自盘算了一下,虚影珠中除了此前剩下的四块蓝石,还有五十块海莹石与四十块海灵魄,这两种珍材都是当年他带领前锋营在幽冥海滩血战东极海势力时缴获的战利品,海莹石通体呈淡蓝色,质地温润如玉,内部蕴含着浓郁的水属性灵气,在阳光下能折射出细碎的光芒,海灵魄则是半透明的乳白色晶体,触手冰凉,里面似乎有微光流转,蕴含的灵气比海莹石更为精纯。
这两种珍材的价值本就比蓝石更高,只是在北域修士多修炼火、土属性功法,对水属性灵材的需求相对较低,导致其在北域市场上的兑换比例与蓝石相差不大,陈序与岱州商会的分栈掌柜早已联系好,约定在商会后院的密室中交易。
交易当天,陈序先拿出三十块海莹石,按事先约定的“一块海莹石换四万枚养元丹”的比例,从掌柜手中换回了一百二十万枚养元丹。
随后,陈序又取出二十块海灵魄,以“一块海灵魄换两千枚养魂丹”的价格,换取了四万枚养魂丹。
交易完成后,陈序在虚影珠中的储备,养元丹总量为一百九十二万一千枚,养魂丹则是十六万七千七百枚,看着重新充盈起来的资源数量,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资源断层的危机暂时得到了缓解。
陈序心中清楚,若是放在以前,他一次性拿出三十块海莹石、二十块海灵魄这样的东极海珍材置换丹药,必然会引起北域某些势力的关注,东极海珍材向来稀缺,寻常宗族或修士连见都见不到。
可自从东极海势力在幽冥海滩战败后,各大宗门从战场上缴获了大量东极海珍材,这些珍材随战利品流入北域市场,使得市场存量大幅激增,稀缺性大大降低,如今再拿出这类珍材交易,已不会像以前那样引发过度关注。
更重要的是,此次交易的对象是岱州商会,作为北域当之无愧的修炼资源贸易巨头,岱州商会的分栈遍布北域各个重要城池,手中掌握的灵材、丹药、法器多到无法想象。
对他们而言,陈序此次置换的三十块海莹石、二十块海灵魄,以及换回的一百二十万枚养元丹、四万枚养魂丹,不过是日常流水般的常规交易,根本不值得特意记录或追查,这种“大商会的漠视”,恰好为陈序提供了安全的交易环境,让他无需担心身份暴露或引发不必要的猜忌。
离开渔城时,陈序暗暗一叹,这些资源,若是放在个人修士或小宗族面前,或许已是足以让人眼红的海量财富,足够支撑数十年的发展,可一旦将格局放大到整个北域,放在大规模战事的背景下,这点资源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这让他陈序由自主地想起了当年带领的前锋营,不过是万余人的队伍,在幽冥海滩与东极海势力血战的七八年间,消耗的丹药、矿石、灵草不计其数,累积起来的资源消耗何止几百万。
如今的祈原宗,族民总数已突破十万人,若未来真的卷入北域的大规模战事,资源消耗更是难以估量,眼下这点储备,都不知道能支撑多久。
想到这里,陈序勒住赤云驹的缰绳,抬头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他知道,想要在危机四伏的北域真正站稳脚跟,仅靠现有武备与资源远远不够,后面他还需要将手中用不到的资源尽可能的置换成修炼资源与生存资源,甚至要开辟更多稳定的资源渠道,比如寻找新的灵矿脉、与更多隐秘的商队建立联系,只有不断积累资源,才能在未来的风浪中保住一线生机。
调整好思绪后,陈序轻轻拍了拍赤云驹的脖颈,沿着天云峡谷缓缓前行,一路上迁徙的凡民让他的脚步慢了下来,夕阳下,他的身影渐渐融入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