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的日子里,星辰峰的炼器坊彻底进入连轴转的状态,灵火的光芒从早到晚映亮坊内,锻锤敲击金属的“叮叮当当”声、砂轮打磨部件的“滋滋”声交织在一起,从未停歇。
古石樵、符宣、商松三人各带一队工匠,古石樵主抓核心机匣的锻造,把控最关键的联动机括精度,符宣负责外部框架的制作与符文雕刻,确保框架既轻便又坚固,商松则统筹整体组装,检查每一件成品的性能。
在三人的带领下,一件件泛着冷光的连珠破壁弩与飞蝗速射弓从工坊中产出,整齐地码放在库房里,数量每日都在增加。
为了进一步加快制作速度,陈序对生产流程做了调整,将机匣的制作与框架的制作彻底拆分,组建两个独立的团队分别负责,机匣团队专注于玄金、赤乌金等珍稀材料的熔炼与塑形,反复调试每一个细小部件的尺寸,框架团队则专门处理黑铜的锻造与符文刻画,确保框架的弧度与重量完全适配机匣。
这样的分工不仅减少了工序间的等待时间,还让工匠们能专注于单一环节,熟练度快速提升,既能保障效率,又避免了因工序混杂导致的品质问题。
随着弓弩产量逐渐稳定,箭矢的需求愈发迫切,陈序从祈原宗本部招来二十余名经验丰富的铁匠与符文工匠,在星辰峰西侧开辟出一座独立的区域,专门用于制作玄胎铁箭矢,新区域里搭建了十座熔炉,摆放着数张锻造台与符文刻画架,工匠们每日从清晨忙到深夜,先将玄胎铁熔炼成粗坯,锻造成箭矢的形状,再经过淬火增加硬度,最后由符文工匠在箭头上刻下爆裂符文,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检查,确保每一支箭矢都能达到使用标准。
又过了些日子,外出采购玄胎铁的乌峰终于带着队伍返回星辰峰,他带回来了四百万斤的玄胎铁,陈序没有多做停留,直接让人将这些玄胎铁送往箭矢工坊。
至此,加上此前韩三带回的两百万斤、陈序自己储存在虚影珠中的一百万斤,星辰峰囤积的玄胎铁总量已达七百万斤,按每支箭矢消耗五斤玄胎铁计算,这些材料能打造出一百四十万支箭矢。
可即便如此,陈序心中仍觉得不够,他很清楚,一旦与魔物或其他势力开战,箭矢的消耗会极为惊人,一百四十万支看似数量庞大,实则未必能支撑一场长期战事,而且玄胎铁因缺少灵性,在市面上的价格本就低廉,以他目前掌握的资源,想要大规模采购并非难事,只需动用一部分储存的丹药与法器,就能从渔城、起风岭等地的货栈换回大量玄胎铁。
但陈序不敢这么做,他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如今北域局势本就复杂,各种势力对各类资源的流动盯得极紧,若是突然大规模收购玄胎铁,必然会引起其他势力的注意,一旦有人追查玄胎铁的用途,连珠破壁弩与飞蝗速射弓的秘密很可能提前暴露,眼下正是积蓄力量的关键时期,绝不能因一时心急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而陈序只能按捺住大规模采购的念头,继续让韩三、乌峰等人分批次、分地点地零散收购,今日从起风岭货栈换一批,明日从渔城的商铺购一些,每次的数量都控制在一两百万斤以内,且尽量选择不同的交易对象,避免留下明显的痕迹,虽然这样一来,玄胎铁的囤积速度慢了许多,但能最大程度避开外界的关注,为星辰峰的武器量产争取更多时间。
工坊里的炉火依旧日夜不熄,弓弩与箭矢的数量稳步增长,外出采购的队伍一次次悄然出发,带回一批批玄胎铁,星辰峰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在平静的表象下,默默的运转着。
随着连珠破壁弩、飞蝗速射弓与玄胎铁箭矢的量产规模不断扩大,陈序储存在虚影珠中的资源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剧消耗,为了避免在材料采购、工匠酬劳结算时出现周转不畅的问题,他直接将最通用的养元丹与养魂丹定为核心交易筹码,养元丹多用于支付炼器坊工匠的日常工钱、采购熔炉运转所需的灵煤与普通矿材,养魂丹则专门用来换取玄胎铁、赤乌金、精髓铁这类珍稀材料,两种丹药各司其职,让资源调配变得清晰有序。
从第一批弓弩开炉锻造,到一万张连珠破壁弩与飞蝗速射弓正式入库,这段时间里,陈序前后共消耗了五十万枚养元丹置换资源,原本足足一百二十一万三千枚的养元丹,如今已锐减至七十一万三千枚,近半资源都投入到了武器制作中,他虽有感慨,却明白这是必要的投入,只要这些弓弩能在未来派上用场,眼下的消耗便不算白费。
相较于弓弩,箭矢的囤积需求更为庞大,陈序没有停下采购玄胎铁的脚步,他再次从虚影珠中取出两万枚养魂丹,按北域通用的兑换比例,一枚养魂丹可换十枚养元丹,两万枚养魂换回了二十万枚养元丹,补充进日常开支,剩下的一万八千枚养魂丹,则全部按“一枚养魂丹换两千斤玄胎铁”的市价,分散从渔城、黑松林、月牙泉周边的十余家货栈陆续采购。
为了不引起注意,他特意让韩三、乌峰等人分批次、分地点交易,今日从渔城换购一百万斤,明日让另一队人从黑松林换购两百万斤,每次交易的数量都控制在一两百万斤以内,且尽量选择不同的货栈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