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钱谦益府邸。
自从成基命自立、东林分裂之后,他的弟子门人,便弹冠相庆起来。
很多人认为东林已经分裂,接下来不足为虑。
他们实学派将摆脱东林压制,成为朝堂上一大势力。
不过钱谦益却知道,这件事情不简单。他心里闷闷不乐,对此郁闷不已:
“本以为成基命会犹豫一阵子,阉党也会搅浑水。”
“没想到他竟然这么果断,韩爌如此能忍。”
“真是小瞧这个人了,不愧为复任首辅的老臣。”
对成基命的果断、韩爌面临东林分裂时的稳重,都是佩服不已。
换做是他,可不会这么快拿主意。面对麾下自立门户,也不会坐视他们离开。
现在韩爌身为首辅,却老神在在地坐视东林党分裂。让他觉得韩爌不愧是辅相,肚里能够撑船。
瞿式耜听着这番话,觉得老师还有些文人的幼稚。
成基命的事情很难选择吗?只要脑子没进水,就知道应该去当大学士。
什么顾虑名声,那是文人才会考虑的事情。官场上还要这样想,以后定然会栽跟头。
至于韩爌就更不用说了,这位首辅哪里是能忍,分明是被皇帝收拾得服服帖帖。
换做天启朝的时候,韩爌肯定会闹着致仕,对朝野表一下态。
现在之所以不敢闹,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他闹,皇帝就敢批准。杨景辰、温体仁等人,会迫不及待地接过他的权位。
刘一燝的前车之鉴,也让很多大臣不敢随便说致仕。因为当今皇帝真的会把致仕理由当真,不给致仕老臣重返朝堂的机会。
这几年朝堂上之所以没有乱,除了阉党受到打击、东林党刚刚复苏外,就是因为皇帝极力压制党争,把刘一燝、曹于汴等擅长党争的人排除在朝堂之外。
韩爌不想让皇帝认为自己也是擅长党争的人,面对皇帝的压制,只能什么都不做,看着东林分裂。
但是这对韩爌不一定是坏事,瞿式耜道:
“东林分裂从长远来看不好说。”
“但从近期来看,对韩首辅一定有利。”
“成基命和东林断绝关系后,不用再担心同党回避了。”
“还有李邦华、郑三俊,这也是争夺九卿的人选。”
“八月份争夺九卿的人会增多,说不定会多几个曾经属于东林的人。”
钱谦益点了点头,认可道:
“皇上在辽东之战后有些怠政,既然留任韩爌,当然会给他放权。”
“以前东林党的卿相不超过两位,东林分裂之后,就没这个限制了。”
“为师想争夺礼部尚书,同样变得更难!”
这是他始料未及的事情,可以说是搬石头砸了自己脚。
李邦华、郑三俊,甚至李若星、孙慎行、孙居相、李孙宸……这些人若非皇帝压制,早就有资格担任卿相。
现在皇帝的压制没有了,他们加入竞争,让九卿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
钱谦益琢磨形势道:
“皇上虽然有些怠惰,但是吏部尚书是一定会抓住的。不是留任郭允厚,就是换个忠心任事的帝党中人,这个职位不是我们能觊觎。”
“户部尚书毕自严得了‘共谋翊运’赞语,将来只要不犯错,至少能封个伯爵爵位。他的职位只会升不会降,多半还会连任。”
“兵部尚书薛凤翔确定会致仕,皇上不需要再留着他充门面。”
“刑部尚书王永光同样,皇上不需要碌碌无为的老臣。”
“工部尚书商周祚有可能升迁,也有可能留任。”
“左都御史王在晋确定致仕,右都御史何如宠是个与人无争的高雅人。”
“大理院掌院……大理院掌院……”
说到这里钱谦益顿了一下,因为大理院掌院一职,现在正是空缺。
如果他想争夺的话,有很大可能拿到这个职位。
毕竟在五院六部之中,大理院的权势可以说是最小。在九卿中也就比通政使级别高,最是容易争取。
不过正因为此,钱谦益对担任大理院掌院,有些心有不甘。
认为以自己的能力和功绩,应该担任更重要的职位。
他最相当的还是礼部尚书,成为协办大学士的第一候选人。
——
和瞿式耜商议朝堂形势,钱谦益忽然听到门房来报,锦衣卫指挥佥事方弘瓒来访,希望他能接见。
钱谦益和方弘瓒毫无交集,对他突然来访也不知是何用意。但他对锦衣卫的高层不敢怠慢,急忙带着学生迎了出去。
方弘瓒看到钱谦益身旁的一干学生,脸上挤出笑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