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91章 被袁崇焕拖下水的韩爌

第991章 被袁崇焕拖下水的韩爌(2 / 2)

连说了数个悔字,韩爌在毕自严离去后,当真是掩饰不住懊悔。

他本以为保住袁崇焕对自己这个首辅来说只是顺带的事儿,如今方才发现两人被绑在了一起。

这让他瘫坐在太师椅上,对此极为懊悔。

尤其是皇帝已经说了,袁崇焕作为一路兵马主帅违反朝廷战略,纵然取胜也毫无功绩,战败就严格追究责任。

这意味着他就算全力支持安南之战,此战获胜的功绩,也和他没有多大关系。

如果想使坏更不必说,盯着他的杨景辰,会抓住机会把他赶下去。

所以韩爌现在是真的后悔了,不应该去保袁崇焕。

这位桀骜不驯、无视朝廷的学生,给他带来了极大问题。

如果此前就明白这一点,韩爌会毫不犹豫地抛弃。

只是,事已至此,他已没有退路。

只得打起精神,避免走向最坏的局面。

“我能做什么呢?”

“能为安南之战做出什么样的功绩?”

琢磨着这个问题,韩爌希望能做出一些让朝野瞩目的事情,为安南之战立下功绩。

只是,先前对此不大关心的他,实在没有多少头绪。

最终在思考之后,请来张溥一会。

——

收到韩爌的邀请,张溥极为惊讶。

因为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信奉程朱理学的首辅,竟然会邀请自己。

要知道,为了维护理学,东林党都和提倡实学的钱谦益分裂了。自己这个提倡科学的人在东林党看来更是异端,怎么会邀请自己?

拿不准这件事情,张溥去找陈继儒请教。陈继儒哈哈笑道:

“韩首辅是心急了!”

“他担心安南的战事,会影响八月换届。”

张溥也是聪明人,被陈继儒一提点,顿时明白其中原因。

同样笑出声来,说道:

“韩首辅一向滑不留手,没有皇上逼着就不做事。”

“这次又入套了,被袁崇焕牵连了进去。”

“看来,安南之战是稳了,朝廷一定会打下去。”

陈继儒抚须点头,继续道:

“当今陛下,当真是好手段。”

“袁崇焕一人死活无关紧要,安南无论谁做主帅都能取得胜利。”

“但是韩首辅被逼着支持安南之战,影响可就大了。”

“你可以向他提议,发挥首辅权力。”

提醒张溥可以趁此机会,借用首辅权力。

这对刚诞生不久的科学派极其重要,首辅的支持能让科学大规模发展。

感受到这次契机的张溥,主动请教了徐光启,和这位老师一起,向韩爌提出建议。

——

对韩爌询问如何支持前线战事,去年被派去通州兵工厂调研的张溥建议道:

“前线最要紧的就是装备,韩公应明确战时工业生产,要以装备为中心。”

“无论朝廷企业还是民间企业,都应配合生产军需。”

韩爌听着感觉有道理,但是如何配合,他却没有头绪:

“装备生产主要靠朝廷的兵工厂,还有一些民间装备企业。”

“难道要多发放装备生产许可证,鼓励更多工商业主加入?”

张溥笑着说道:

“这是一个方面,但是装备生产许可证的发放自有规矩,不可随意滥发,因为劣质武器引发前线抱怨。”

“最重要的,是像服役一样,要求相关工厂配合生产。必须要分出至少百分之十的实力,辅助装备生产。”

“像是火铳的铳托,很多木材工坊都有加工能力,完全可以纳入装备生产体系执行战时采购,而非浪费兵工厂的人力。”

这是他从通州兵工厂受到的启发,当时他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通州兵工厂的高级木匠王木匠带着学徒自立,靠着兵工厂的订单获得高额收益。

这件事引发了很多高级工匠和工程师的不满,通州兵工厂险些因此分崩离析。

后来,张溥通过调整高级工匠和工程师的地位和待遇,疏导了这种情绪。

但是王木匠挣得更多,却是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在朝廷大规模扩充军备的背景下,通州兵工厂的火器供不应求,王木匠根本不缺少订单。

个体生产者不稳定的特点,短期内体现得不明显。根据张溥所知,安南之战开始后,又有一些技术人员想要仿照王木匠单干。

这是他不愿看到的,却又无法可解。总不能继续提高技术人员的待遇,让他们的收益都能和王木匠相比。

在和皇帝讨论后,张溥认识到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供不应求。王木匠不缺少订单,就能靠手艺赚取收益。

想要打压这种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生产。靠机器和工人稳定地大规模生产,用机器工业压制手工业。

水力锯木机、脚踏车床、木材干燥……能极大地提高木材加工效率。

王木匠和他徒弟的手艺,面对这种大规模生产,优势会极大降低。

所以张溥的提议,就是发展木材加工业等相关产业,以兴建产业园、免税为诱惑,鼓励工商业主投入,助力装备生产。

徐光启更是补充道:

“水力锯木机泰西早已成熟,已被大明引进。”

“脚踏车床是皇上提出的,用于加工弹托,应用在木材加工上毫无问题。”

“木材干燥方法,如今在摸索蒸汽干燥、热风干燥,都有一定成效。”

“东北的白桦木已经确定能用于铳托,正在组织砍伐运来。”

“农科院木材研究所一直在研究这些,如果投入更多资金,可以更快成熟。”

这是已摸索数年的技术,如今已处于临门一脚的阶段,徐光启认为很快就会成熟,用于铳托生产。

剩下的就是推广,这是韩爌能主导的方面。

所以韩爌听到之后,对此颇感兴趣。因为他认识到自己可以从更高的层面,发展装备工业。

同样,和后勤有关的其他工业,也可以这样规划,这都是他主管的计发委可以主导的方面。

在徐光启和张溥等人的努力下,计发委提出了一系列计划,都关联到科学院。

科学借此机会进一步传播,成为当世显学。

朱由检对此是很欣喜的,对韩爌也有了几分重视,觉得这位首辅虽然有些能力不足,却不是榆木脑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