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获得了首辅的支持,张溥的更多观点,得到朝廷推广。
先前他在苏松新区和兵工厂实行的各种措施,被转变为朝廷政策,在北直隶等地试行。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对工商业者征税、要求他们服役:
“皇上曾经提到,纳税和服役是公民的两大义务,所有公民都要承担这个责任,否则就是非公民。”
“大明的赋税以前主要来自田赋,今后要同样对工商业收取。”
在一次商讨财政的交流上,张溥提到这点。
这是当今皇帝的一贯态度,几乎是年年说月月讲。
群臣也早已耳朵听出糨子了,接受了皇帝的这个观点。
现在这一条已经写入礼法,偷税漏税和拒绝服役,被视为绝对的禁忌。
韩爌担任首辅前爆发的礼金案之所以影响巨大,就是因为关系到偷税漏税。
对此心有余悸的韩爌,是绝对支持这点的,他向张溥询问道:
“对工商业的征税,皇上已经安排了,正在苏松新区等地试行。”
“天如提到这个,是有什么高见?”
张溥笑着说道:
“征税是安排下去了,但是服役方面,规矩却没定下来。”
“韩公可曾想过,如何让工商业者服役?”
这件事可以说是一大难,如果把工商业者全部调去服徭役,市面就会冷清了。
而且这些人去干活没有农民强,他们也不好管。
在场众人议论一番后,韩爌试着说道:
“像农民一样服徭役是不行的。”
“工商业者既然赚钱,不如让他们缴纳免役钱,全部折为银两?”
张溥笑而不语,明显并不认同。
坐在韩爌旁边的成基命道:
“天如就别卖关子了,说说你的办法?”
张溥这才说道:
“你们说,皇上针对工商业的征税,主要对象是谁?”
在座众人仔细一想,有些人已经明白过来,韩爌眯着眼睛,若有所思地抚须道:
“天如的意思,是向企业征收,要求他们服役?”
张溥闻言点头,信心满满地道:
“正是如此!”
“征税的对象是企业,徭役的对象同样也应如此。”
“企业这个组织,在皇上提出的法律概念中,被称之为法人。”
“人有权利和义务,法人也是如此。”
“所以,法人应该和人一样,承担相应徭役。”
这么一说,众人顿时眼界打开:
既然征税能对企业这个法人,征发徭役自然也能针对他们。
在企业中劳作的工商业者,将再也无法逃脱徭役,所有人都要服役。
想到能征用企业无偿劳动,将大明的财政状况进一步缓解,毕自严笑着说道:
“天如当真是大才,难怪皇上如此看重你。”
“对法人征发徭役确实值得商讨,应该在重制礼乐时定下来。”
张溥笑着拱手,又说道:
“确实应该仔细商讨,对法人征发徭役可没那么容易。”
“如果让他们无偿劳动,时间长了这些企业可能破产。”
“我在苦思冥想、和刘公交流之后,发现与其让他们无偿劳动,不如规定这个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有一部份仿照战时制度、平价售卖给供销集团。”
“这样供销集团卖出后,朝廷就能获益。如果朝廷需要物资,同样可以征取。”
这是他提出的办法,在维持企业生存的前提下,向他们征发徭役。
不能因为征发徭役把那些企业整破产,那样会破坏税基。
一些官员觉得费事,因为他们认为直接让这些企业无偿劳动就行了,或者向他们收取折银。
对此,张溥道:
“让企业无偿劳动,他们可能会不尽心,甚至因为流动资金缺乏而破产。”
“折成银两实际就是征税,那是提高税收,而非利用这些企业的生产力。”
“向企业平价征收一部分商品,既能维持企业的生存,还能利用这些企业的生产力,让朝廷掌握更多商品。”
“朝廷掌握这些商品和物资后,有什么需要都可以直接划拨,节省采购时需要的钱财。”
这番话说到了一些人的心里,因为在这个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时代,钱财的作用其实没那么重要,有时有钱也买不到物资。
想到那些服装厂生产的衣物、罐头厂生产的罐头……都能平价采购后直接划拨,他们就很动心。
尤其是朝廷将俸禄折银后发行的平价粮票,让这些官员受到了启发,觉得朝廷征收商品后,可以发行这些商品的平价票。那样官员的福利,将会更多一点。
他们交头接耳商议很久,大多都认同通过平价购买商品征发徭役。
只是这样做到底有些搜刮企业的意思,韩爌还有些犹豫。
张溥劝说他道:
“对矿山的徭役可以是征收矿石,对煤矿的徭役可以征收煤炭。”
“这些矿石和煤炭调拨到钢铁企业,就能冶炼成钢材。”
“如此形成完整的链条,朝廷只需要付出冶炼成本,就能得到制造火器的钢材。”
“这个过程,涉及众多企业,非计发委不能胜任。”
“韩公可专门成立计划经济小组,调拨徭役物资。”
这明显是给韩爌指明立功的途径,他只要把钢材提供出来,将来装备生产论功行赏上,一定有他的名字。
而且钢材的用途可不止制造火器,修建工事、修桥铺路、营造房屋……同样需要钢材。
皇帝预言的钢铁时代正在成为现实,现在很多地方都需要钢铁。
只要韩爌能掌握钢铁,就没有人忽视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