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985章 证券和期货交易

第985章 证券和期货交易(1 / 2)

苏松证券交易所的开设,刘理顺和苏松商人一样,都是非常欣喜的。

作为一名立志为民服务的官员,在苏松新区确定以发展工业为主后,刘理顺对苏松工业的发展,可谓十分上心。

不但建立了各种产业园,还积极帮他们售卖商品,完善市场秩序。

证券交易所,就是市场秩序的一部分。也是工商业发展的助推器,在京城已经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威力。

它能让各种工厂更自由地买卖,让更多的人放心投入工商业。

为了争取这个交易所,刘理顺多次请求,并且组织苏松商人购买了二百万元战争债券,终于获得了朝廷同意。

对这个交易所的开办,刘理顺和苏松商人全力支持。

惟一让他们可惜的,就是朝廷没有答应在证券交易所旁边,同样开设一个金属交易所。

这让苏松新区的金银铜钱兑换,仍旧要参照京城金属交易所的价格,以此作为指导。

铜铁锡铅等金属物资的交易,同样有些不便。

好在,因为刘理顺极力争取,皇帝决定在苏松新区的证券交易所旁边,成立期货交易所。

这个交易所除了没有权力制定银钱兑换参考价格外,黄金、白银、铜、铁、锡、铅、锌等金属物资,粮食、生丝、木材、木炭、煤炭、石油、食用油、糖、纸等其他物资,都能在这个交易所交易——

这同样是北京金属交易所的发展方向,从最初的贵重金属交易、向全品类金属交易、再向综合性期货交易所转变。

不过因为明智报业园带来的水污染,朱由检决定限制京城的工业。未来北方的期货交易所有可能放在天津,京城的金属交易所集中在金融方面。

未来天津将作为京津平工业基地的中心,如同苏松新区之于江南。

将来刘理顺去顺天府任职,就会负责这些。

刘理顺对此是知道的,所以他对期货交易所很重视,将它和证券交易所,放在一起开设。

为了鼓励人们在期货交易所交易,刘理顺在两个交易所的开业仪式上,大声道:

“诸位的爱国之心,皇上已经知道了。”

“所以在证券交易所之外,特批成立期货交易所。”

“凡是大宗物资,皆可在期货交易所交易。”

“供销集团将在期货交易所发出订单,凡是愿意接受这个价格的,皆可前来交易。”

直接把供销集团的订单放在期货交易所,为这个时人不熟悉的交易场所热场子。

听到刘理顺一举拿出二百万元订单,投入期货交易所,在场的商人反应顿时热烈起来。

去年,整个苏松新区得到的订单,总价也不过二百万,这就带动了新区工业的大发展。

今年刚刚开年,朝廷就又发出二百万订单。这让苏松新区的工商业主,顿时感觉到今年新区的发展,不会逊色去年。

尤其是这个订单是大明供销集团发出的,只要货能卖出,以后将源源不断。

有些商人大声道:

“订单明年还有吗?”

“能拿什么作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