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第416章 议定伐金,叛将早亡

第416章 议定伐金,叛将早亡(1 / 2)

“朕请众爱卿议一议,援辽伐金之事,何时出兵为好?”

殿内众将闻言,精神一振,灭夏大胜的锐气正炽,不少将领脸上已露出跃跃欲试之色。

韩世忠抱拳,踏前一步,朗声道:“官家,如今我大宋官军携大胜之威,士气如虹,西夏京城已破,夏境其余各地必望风而降,此时正当一鼓作气,挥师东进,援辽伐金,解我大宋北疆之患!末将以为,当在如今秋高马肥之时,即刻整军东征!”

赵吉微微抬手,示意韩世忠暂且退下,目光扫过众将,悠悠道:“诸位爱卿求战心切,朕心甚慰。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站起身,踱了两步,高声道:

“朕认为当下,不可立即伐金。”

在场众将面面相觑,很多人不明其意。

赵吉续继道:“不可立即伐金,原因有二。”

“其一,西夏虽都城已破,然其各部落军犹存,并未真心归顺。此乃朕心腹之患!若我军主力仓促东征,远离根基,这些心怀叵测的西夏残部余孽,必趁虚作乱,袭扰我军后方。届时前有强敌金兵,后有西夏叛军,我军首尾难顾,危矣!”

在场众将深以为然地点着头。

赵吉又道:

“其二,当下情形,让朕不禁想起我朝太宗皇帝之教训!当年我太宗皇帝神武,率兵一举荡平北汉,何等威风?”

“然,大军未及休整,民心未附,便急于北上伐辽,终致高梁河之败,损兵折将,元气大伤;此乃前车之鉴啊!朕率领众爱将攻克西夏国都及诸州,尚未完全统一西夏,朕岂能重蹈我太宗皇帝之覆辙乎?”

众将听着赵吉引述太宗旧事,神色都凝重起来,方才的急切的入辽伐金之情稍敛。

老将宗泽更是深以为然地高声道:“官家圣明!”

岳飞等众将附喝道:“官家圣明!”

赵吉见众将已明其意,这才斩钉截铁地宣布心中的决策:

“朕认为,伐金之事,势在必行,然不可操之过急!当务之急,先统一西夏疆土。今岁剩余之时日,乃至明岁初春,需全力绥靖地方,剿抚并用,务必使西夏诸部真正归化臣服,彻底消除后方隐患!同时,亦需整备军马,积蓄粮草,操练士卒。还要让我大宋后方多制造火器弹药!”

赵吉走回龙书案前,手指在地图上一点,定下最终的出兵之期:

“待明年四月,大地回暖,道路通畅,粮秣充足,我后方稳固之时,便是我大宋王师挥师东进,入辽伐金之日!届时,以我大宋养精蓄锐之雄师,击彼侵辽时已疲敝之金军,方可事半功倍,一举奠定北疆胜局!”

赵吉环视殿内众将,目光如炬:“诸卿以为如何?”

宗泽率先躬身道:“官家深谋远虑,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老臣拜服不已!”

岳飞跟着躬身抱拳道:“稳固后方,再图进取,实乃万全之策!”

韩世忠等将领也纷纷拱手,由衷敬佩称赞,理解了赵吉暂缓出兵、先固根基的战略深意。

赵吉立即传下密旨,由手下信得过的这些将领,去秘密地准备伐金诸事……

……

被赵官家派去医治折可求的那名御医李玄素,随去往静州的宣旨嘉奖有功兵将的钦差一同上路。

一路上,他牢记着赵官家的圣意嘱托:“要用上最好的御用解毒药和金疮药,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救治折可求将军,定要将其治好。”

他深知此次任务之重,也由衷敬佩赵官家对待大宋将领能如此爱护。

御医李玄素随宣旨使团抵达静州城外的折家军营盘前。

眼前的景象,让李玄素等一行人的心头一紧。

大宋府州折家军全军缟素,丧服在风中飘动。那压抑的氛围,仿佛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他们猜到了应该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但他们谨记自己的身份,不敢妄言乱说。

……

暂代府州知州的折彦质,此刻正守在叔父折可求的遗体旁。他在盔甲外穿戴着白色的丧服。

折彦质听闻赵官家派来的慰军钦差和来医治他叔父的御医已至军营外,感动得热泪盈眶。

到的中,对着那覆盖着白布的楠木棺椁深深三拜

他拜别停放叔父折可求遗体的棺材,

叔父折可求的遗体,疾步走出灵帐,来到军营外,快步迎向钦差和御医。

“末将折彦质,恭迎钦差和御医!”折彦质上前抱拳道,他的声音嘶哑。

钦差宦官见折彦质的盔甲外罩着孝服,心中生起不祥之感。

他连忙道:“折将军辛苦了!”

传旨钦差宦官站在军营前,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宣读起圣旨:嘉奖静州之战的有功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