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虚症?后来转为实症了?眼下应该是虚实兼有?后期发展应该就是那种以实症为主,虚症附着在实症之上,二者相互作用,致使病情越发严重,而且,我还感觉,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他跟着那个马老板及时过来就诊,否则,后续好多事完全有可能就彻底失控了,我猜得对不对?”小孙护士笑着回复道。
“可以呀!平时没少下功夫啊!那你能不能大体确认一下这种病的核心病根?”边沐笑着夸了小孙护士几句。
“我可没那能耐,那他这算是啥病啊?”小孙护士虚心求教道。
“西医一般习惯性称其为‘焦虑症躯体化’,有人也称其为‘情绪外化症’,咱们中医一般称其为‘情志物化’、‘情志外移’、‘情志外现’,不过,有经验的老中医更愿意称其为‘根心失调’之症。”考虑到小孙护士可能不是很清楚具体哪些字,边沐特意取过一张空白病历纸将相应的疾病名称一一书写下来推送到小孙护士跟前。
“情志是虚症,物化、外移什么的就是实症喽,这名儿起的真挺形象的,相当于是虚症实体化了,有意思!那……这‘根心’是个什么概念?”小孙护士笑着请教道。
“人一出生或者说在娘胎的时候对大自然就有所感知,这种感知内容很丰富的,而且分类分得还挺杂的,其中相当一部分就表现为心理层面的情绪,某种意义上讲,人一辈子其实就活了两大要素,健康、开心!健康侧重生理层面,开心重心在心理层面,生理也好,心理也罢,都存在一个先天之本的问题,家世背景方方面面都达标的人家,孩子一出生相对还是很幸福的,其中心理层面的先天之本,有的中医学派称其为‘根心’,根心好不好关键在自我调节、自我适应的能力,有先天成份,也有后天成份,这跟家庭出身背景就没什么关系了,从这个角度讲吧,众生平等得很呢!”边沐耐心地解释了半天。
“怪不得我对中医有兴趣呢!说到医理解析,感觉传统中医医学的逻辑更完整一些,说服力更强一点,让人一听就明白,不用死记硬背那么多概念、专有名词啥的,嗯……根心,说得真好!反正我是听懂了,那……意思是那先生家庭条件那么好!根心照样出问题?”
“对呀!你平时读旧史不?我指是国史。”
“不看呀!根本看不懂,里面的人物关系我根本理不清楚,而且,偶尔翻一翻吧,害得我还挺压抑的,没啥用关键是,后来就再也不看了。”
“旧史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字眼,郁郁而终!你要有兴趣不妨查一下他们的出身,几乎清一色全是士大夫一族,平民老百姓出身的极少,就算偶尔出几个寒门子弟,那跟士大夫世家大族铁定也存在着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几乎无一例外!所谓‘郁郁而终’其实就是根心坏了,而且最终全都转化为实症了,比如说,癌症!”
“哦!好像是这么回事啊!那么复杂的事,让老板你这么一解释,我立马就秒懂了,还得说你最厉害了!”小孙护士笑着恭维了边沐几句。
“那先生那人平生最要脸面了,所以……有些具体细节我就不多解析了,等他将来身体基本康复了,另外找个时间,咱们再探讨。”边沐可是正经八百的良医,人前人后都得严守医德规范,尽可能确保患者个人隐私不外泄。
“明白,明白!有些东西自己要是不先使劲琢磨一阵子,就算老板你直接讲给我们听,我们将来印象也不会太深,你快回吧!我也得上超市给我妈买条鱼,拜拜!”说罢,小孙护士高高兴兴上楼换衣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