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早有旨意,禁止通倭,可夷人显然没遵守我大明律令。
即便壕镜已经租借给夷人,可也不是法外之地。
善贷,早先你说留着壕镜有用,没有对那里出手。
可这次,显然是个机会,终止租约的机会。”
张科开口说道。
显然,作为兵部尚书,知道大明境内居然有块租借土地很是不满。
来之前,就因为王锡爵的奏疏,好好琢磨过了,打算趁这个机会,调广东兵马收回壕镜管辖权。
“那个租约根本就算事儿,又没报朝廷批准,充其量就是香山县的决定。
朝廷一纸公文,随便就可以推翻,收回壕镜的控制权。”
魏广德不以为意说道。
大明和葡萄牙人关于壕镜的合约,上面只有香山县的大印,其实根本就不符合合约模板。
只能说当初葡萄牙人把大明看做欧洲国家那种架构,以为只要是地方贵族签约就可以生效。
殊不知大明是中央集权制国家,根本就不认这一套。
这也是之后葡萄牙人不断贿赂香山县、广州府官员的原因,每到支付租金时也非常及时足额。
其实,随便换个香山知县,就可以推翻之前签订的租约。
大明朝廷听之任之,主要还是不想因为些许小事儿就大动刀兵。
毕竟,他们和葡萄牙人打过两场,知道对方不好对付。
当然,不是现在。
现在的葡萄牙其实已经脱光衣服摆在大明面前,知道他们实力有限,要收回壕镜几乎不存在阻碍。
“你想收回壕镜?因为炮台的原故?”
魏广德看完奏疏,忽然对张科问道。
“是,我大明境内怎么可以有壕镜这样的地方。”
张科不满是有道理的,租给你,你就老老实实在那里居住好了,修修船,进行一些商业活动。
可是,或许是大明太久不管壕镜的事儿了,之前葡萄牙人居然在壕镜构筑了两座炮台,美其名曰“防倭寇”。
虽然,壕镜的葡萄牙人确实帮着大明打了几次倭寇,可是在大明境内出现外国武装,只是张科这个兵部尚书不能接受的。
左都御史陈炌这时候也说道:“据我所知,广东道御史也有人盯上那里,听说他们在壕镜搞了个议事厅,但凡大事小情都是通过议事厅投票决定,但是却没有我明人参与,都是夷人代表。
不止如此,壕镜刑讼律法也是夷人负责,根本不向香山县上报,如同国中之国一般,甚为不妥。”
“那香山县如何管理那里?”
魏广德问道。
“除了收租,每年县令回去那里巡视一番。”
陈炌回答道,“之前县令过去也曾让夷人拆毁炮台,但是他们阳奉阴违,实际上并没有拆除。”
“壕镜之事,已经触及国本了。”
魏广德微微点头,评价道。
脑海里飞速盘算一番,租界,绝对是不能成立的。
至于留下葡萄牙商人和工匠,这个可以有,就如同松江府港口区那般,允许夷人长期居留,但不能擅自出港区。
“这样,我有个想法,你们琢磨琢磨。
壕镜的炮台和码头,划入南海水师建立水寨,由水师营接管。
至于政务,议事厅可以保留,但是明人和夷人各占一半,选出一人为主事,由双方轮流担任。
另外,刑名诉讼这一块,夷人之间的案子,可以由他们自己处理,涉及到明人,则必须由香山县接手。”
魏广德保留欧洲人议事厅制度,倒不是要出让治权,而是想着尝试,看看这种制度在大明能不能生根发芽。
欧洲人在民主议政这一块,确实比大明的封建独裁要先进一些,虽然也存在诸多问题。
尝试,终归是在极小范围内的一次尝试,魏广德觉得无伤大雅。
收回兵权和司法权,让明人也插手之权,这就是魏广德的考量。
张科、陈炌等人都陷入思考,良久后才纷纷点头。
他们没有去考虑夷人接不接受的问题,他们做出的决定,不是夷人可以反对的。
就算奏报到乾清宫,万历皇帝也一定会点头同意,甚至更加激进,租客就该有租客的样子,不可能喧宾夺主。
“明日兵部以此奏疏上奏,让南海水师派官兵进驻壕镜,来得及吗?”
魏广德看向张科,问道。
“回去我就书写奏疏。”
张科马上说道,“明日上午,我亲自递进宫里。”
“工甫。”
魏广德又对魏时亮说道:“你回去就找人,让他们明日下午上奏壕镜之时。
想来一上午的时间,兵部的消息就该传遍各衙门。
让你在刑部的人也上奏,按先前我所说,报上来。”
魏时亮点点头,笑道:“今晚我就安排此事,明日下午一定递上奏本。”
“明日我会联系王家屏,把此事告诉他,由他代表礼部的名义上奏。”
如果说之前魏广德虽然轻视葡萄牙,可毕竟现在是大航海时代的末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这百年里尽享大航海时代的红利,国力到底有多强,他并不清楚。
可是随和接触增多,特别是殷正茂、俞大猷拜访果阿,以及和英格兰人的接触了解到更多欧洲形势后,魏广德已经不把葡萄牙当做对手。
他们,其实就是一群带着武器的商人,守制于国小民贫,根本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倒是西班牙人的实力,因为国力在那里,所以显得更加强势一些。
但是在西太平洋,依旧是大明占据绝对优势。
有缅甸这个窗口,可以看到印度洋的形式就够了,魏广德也没有想要把手伸过去。
但是在东亚地区,大明必须是绝对君主。
于是在第二日,魏广德进入内阁,就把自己草拟的增补阁臣奏疏交给芦布,让他直接送到司礼监去。
阁臣的奏疏,自然不需要再走内阁票拟的程序,直接可以送到御前。
而在他进入值房不久,张科就火急火燎带着前线奏疏和兵部奏本走进了内阁。
“去请张阁,嗯,请申阁老过来。”
张四维不在内阁,魏广德短时间里还有些不适应,但还是马上让芦布去请人。
“兵部那里已经传出去了吗?”
芦布出去后,魏广德才问道。
“已经做了安排。”
张科点头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