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曙光通讯集团规划年产2.6亿部手机和3.2亿部座机;国智电脑公司规划年产8000万台电脑(包括笔记本电脑)和3000万部Gpad,到时全部配置精工牌液晶显示屏和液晶显示器。
Gpad就是国智平板电脑。
1989年9月,GRid Systes公司制造成功第一台商业化平板电脑,并命名为GRid pad,操作系统基于S-doS。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期,平板电脑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由于核心芯片等硬件技术的限制,平板pc仅在小范围内得以推广和使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化要从千禧年微软的t战略发布会算起。
2000年6月,微软在“t战略”发布会上首次展示了还处于开发阶段的tablet pc。
2000年11月,在全球3大电脑展之一的美国拉斯维加斯电脑展上,盖次进行了平板电脑专题演讲,将平板电脑定义为“基于dows操作系统的全能pc”。
2年5月,上广电和NEc在沪海成立合资公司,投资近100亿元从NEc引进了一条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去年4月,三期工程完成后,月产能达到5.2万片玻璃基板。
去年5月,京东方投资12.4亿美元建设的第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宣布实现量产,设计产能为6万片玻璃基板\/月。
京东方b股和A股分别于1997年6月和2年斥资3.8亿美元收购了现代集团的液晶业务,拿到了IpS技术高级版本FFS,却没有规划相应的(FFS)厂线;上广电和龙腾光电受限于合资模式,缺乏核心技术与自主研发能力,三家产线的主力产品仍然是低端的tN-Lcd,而不是更高级的广视角VA和IpS面板,低端tN-Lcd市场竞争激烈,京东方短期内实现盈利很难。
液晶面板行业投资巨大,也是一个周期性行业,遇到下行周期需要持续烧钱,还需要政策扶持。
前世,京东方在液晶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一,前后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近千亿元,是用钱堆起来的。
如今,华星光电公司还没有影子!
tcL是tSLc第二大液晶电视面板客户。
前世,倪总下台后,新任领导赵总成立了等离子显示器公司;tcL成立了液晶公司华星光电。
最后,长红选错了赛道,投资等离子显示器失败;华星光电大放光彩。
------
“孙先生,东芝总部同意了我们的投资临时协议。”
4月25日,东芝(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村太郎和淘宝东芝彩管公司(ttcp)副董事长铃木拓海一起来到江城总部,见到孙健,面带笑容。
去年10月,东芝(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村太郎卸任曙光东芝晶圆公司(ttFAb)副董事长职务,专心处理东芝公司在中国的事务;原ttFAb日方总经理渡边横山出任副董事长,原日方副总经理佐藤林泰出任总经理。
2005年度,东芝(中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占到东芝株式会社的33%和47%。
4月18日,全球第二条7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tSLc成功量产,在全球液晶面板行业引起不小的反响。
三星、LG和夏普等韩日液晶面板巨头纷纷表态,愿意向中国大陆出售液晶面板6代和7代生产线,愿意同中国公司合资建设液晶面板6代和7代生产线。
中村太郎也接到东芝株式会社指令,从京城来到江城,向孙健建议,由ttcp的三方股东按照股份共同投资18亿美元,从tSLc引进一条液晶面板7代生产线,生产的40英寸、42英寸、43英寸、46英寸、50英寸的液晶电视面板,率先供应东芝电视和长红电视。
孙健同倪总商量后,同意了中村太郎的建议,三方拟定了投资临时协议。
中村太郎回了一趟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