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三千零六十二章 提前布局

第三千零六十二章 提前布局(2 / 2)

孙老和余老的能力惊人,加上也是既契合生产需要,又契合政治需要,上面的批复来得非常的快。

首先,国家同意了再开一条长三乙火箭生产线,一条东三乙卫星生产线,用来满足生产和装配需要。

同时还发文加快文昌发射基地建设,力争在明年形成大型载具的发射能力。

接下来就是金融游戏部分,为了让资金迅速到位,由安盛基金对长江通信提供百分之七十的委托贷款,剩下的百分之三十由安盛作为股权置换资金,与长江通信成立长星控股公司,未来主营星擎卫星服务。

这部分贷款转入国内,则是通过港中银和民生银行利用刚刚投入运营的数币金融结算系统进行的,资金先是在港中银转换为数字货币,然后直接通过数币结算抵达位于首都的人行结算服务中心,接着抵达位于浦东的民生银行总部,从交易发起到资金到位,连同柜员操作与核算在内,总共耗时五分钟。

交易发起当晚,徐领导亲自在人总行坐镇,直到这笔高达三亿美金的资金抵达民生银行总部,才拊掌大笑:“我们国家经济,又多了一项效能巨大的助推器!”

这笔交易的通信渠道利用的是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初级天星地网系统,蜀大三杰虽然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面对这项任务也是胆战心惊,毕竟金额过于巨大,用胡天宇的话说,这是老子见过最大的一笔钱了。

真的只是“见过”,因为交易指令在网络空间当中交换确认,都是在技术保障监控当中的,虽然那些指令在网络空间里,和周至登录校园网在上面胡说八道的性质都一样,属于一段消息包而已,但是因为其承载的信息过于重要,面对它的心态就会有所不一样。

不过这是纯粹的心态问题,不属于技术问题,只能遭到周至的嘲笑。

资金进入国内后就好办了,各项计划在所有人的共同推动下立刻提速,在军工产业引入流程品控管理系统以后,对于这种研发含量相对较少,基本都是复制粘贴爆产能的业务,就实在是太简单了,主要就是调配好资金,工料,人力,还因为集中量产的原因,极大程度地摊低了长三乙和东三乙两套装备的成本,国家获得了意料之外的大笔利润。

周至预估接下来属于国家的那套天星地网系统,可能都不用额外花钱,光自己和李老二给出的六亿美金,三套系统交付完毕后都还有极大的富余。

不过从三个计划串行改为三个计划并行,从单地发射改成两地轮流发射,这其中的事情注定是少不了的,四叶草原先的计划也会随之调整,周至需要给集团内部先打一个预防针。

同时集团还承担着光电转换模块,光纤交换机,非线编GPU等系统关键部件的研发工作,安盛基金,长江电信,国家天星地网三方面的实际需求还有各自的侧重和差别,这些也要集团负责完成适应化改造。

除了非线性核心算法带来的一系列产业外,能源也是周至发掘出来的新利润点。

磷酸铁锂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也将会是未来发展的重点,目前将饼画得太大其实也没啥意义,周至就结合实际,小电池就以为三星索尼代工家用数码产品电池为利润点,大电池就以UPS铅酸电池的高端替代产品为利润点,同时还兼顾一些来自军工的需求比如雷达站,通信基站等设施的电力保障。

光这些就已经是大得了不得的产业了,光几个超算中心需要的电池就是海量,提前投资和布局也是必须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