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元朗到底不一样,连李破听闻了军情寺报说,也只是一笑置之,元朗做事有些糊涂不假,可你让他做出什么大事,他也得有那个能耐才行。
…………
如今风波已过,元朗府上又恢复了平静。
他迟迟没去京兆尹衙门,一个是因为他要参加立储大典,给外甥站脚助威,另外也要看看能不能帮上些什么忙。
他和外甥相处极好,外甥要晋储位,他也是前前后后的一阵瞎忙活,还是那句话,换个人这么上心,准得被人盯上。
可换了元朗,就屁事没有。
用阿史那云真的话说就是,我的丈夫天生的福气,饿了,便有黄羊来到面前,渴了,自能遇见河流,要想远行,就会有马儿衔来缰绳。
元朗听了哈哈大笑,觉着妻子说到了点子上,他元朗没别的,就是福气大,姐姐姐夫遇见了他,你看看现在,都是皇帝皇后了。
…………
过了正月十五,立储大典也过了,元朗还是没去上衙,其实就是在长安待的有点懒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天还冷着,去衙门也没事做。
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京兆尹的级别比各道高半级,可附于京畿,实权远不如各道。
倒是元朗上任之后,在商事上有了些建树,把旧长安建成了长安附近的货物集散之地,去年又寻得朝廷允准,准备在渭水边上新建两个码头,到时漕运上会更加便利。
旧长安这棵老树发了新芽,眼瞅着日渐繁华了起来,这是元朗在京兆尹任上最大的一个政绩。
也是如今京兆尹衙门最主要的一个全权掌管的事务,冬末春初,事情还少,元朗还真不用忙着去视事。
苏亶上门的这一天,元朗白日里把自家的儿女召集起来,让他们带着仆从洒扫庭院,府中闹的鸡飞狗跳,一片热闹。
元朗和阿史那云真结亲小二十年,诞下三子五女,大的十六七,小的也才三岁。
阿史那云真不许元朗纳妾,为此闹了很多年,元朗至今也没得偿心愿,谁说他有大福气来着?
所以这些孩子都是嫡出……
? ?突然要出差,得停更几天,抱歉抱歉